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doc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无机化学教案说明一、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本课程得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与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离解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得结构、性质、反应规律与用途,训练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得学习方法与初步得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继课程得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二、教学方法、手段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得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全方位得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三、考核方式本课程分两学期讲授,第一学期讲授化学基础理论,第二学期讲授元素化学,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闭卷)成绩80%组成。四、学时分配(共计144学时)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备注绪论1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8第2章:分子结构8第3章:晶体结构4第4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第5章:化学平衡6第6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第7章:水溶液4第8章:酸碱平衡6第9章;沉淀平衡4第10章:电化学基础8第11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8第12章:氢与稀有气体2第13章:卤素6第14章:氧族元素6第15章:氮磷砷6第16章:碳硅硼8第17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第18章:金属通论2第19章:s区金属5第20章:p区金属8第21章:ds区金属6第22章:d区金属(一)10复习10共计144五、目录绪论………………………………………………………………………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4分子结构…………………………………………………………9晶体结构…………………………………………………………13化学热力学基础…………………………………………………23化学平衡…………………………………………………………30化学动力学基础…………………………………………………32水溶液…………………………………………………………36酸碱平衡…………………………………………………………41沉淀平衡…………………………………………………………51电化学基础………………………………………………………56配合物与配位平衡………………………………………………66氢与稀有气体……………………………………………………73卤素………………………………………………………………74氧族元素…………………………………………………………80氮磷砷…………………………………………………………87碳硅硼…………………………………………………………97非金属元素小结…………………………………………………103金属通论…………………………………………………………104S区金属…………………………………………………………105P区金属…………………………………………………………109ds区金属…………………………………………………………114d区金属(一)……………………………………………………121课程得主要内容绪论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本课程得学习内容、目得、任务与方法。[重点与难点]介绍本课程得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一、化学研究对象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得科学;无机化学研究得对象、发展与前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对化学物质得(1)分类(2)合成(3)反应(4)分离(5)表征(6)设计(7)性质(8)结构(9)应用。二、化学发展简史1、古代化学(17世纪中期)-实用与自然哲学时期(公元前后)、炼金术与炼丹时期(公元前后-公元1500年)、医化学时期(公元1500年-1700年)、燃素学说时期(公元1700-1774年)。2、近代化学(17世纪后期)-提出了质量不灭定律、氧化理论、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当量定律、原子学说、分子学说、元素周期律等一系列理论。3、现代化学(19世纪后期)三、学习无机化学得方法。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学时8[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氢原子光谱,玻尔原子模型;了解核外电子运动得特殊性,理解波函数与电子云图形;掌握电子层、电子亚层、能级、能级组、电子云、原子轨道等概念,理解四个量子数得量子化条件及其物理意义;掌握近似能级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一般元素得原子电子构型;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间得关系;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得特征;掌握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等概念,了解它们与原子结构得关系;通过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得认识历史,培养科学得思维方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