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中期管理措施.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养虾中期管理措施.doc

养虾中期管理措施.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养虾中期管理三措施青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周茂澴自7月中旬开始至8月底为止,大致为40天,这个季节为高温,低气压雨量集中的季节。随着虾体的增长和代谢机能的加快,残存饵料,排泄物增多,使虾池水质、底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危害不断发生。因此,中期管理应以防病促生长为重点,抓好池塘水质管理和饲料投喂、虾病预防三项工作。一、池塘水质管理养虾即养水,水质管理好坏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管理不善,整个虾塘的虾可能在一夜间全部死光。有效的管理水质,能使虾获得良好生长环境,促进生长提高产量。1、换水适时适量,科学调节水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水色浓度和透明度深浅的调控可通过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化学药品换水来实现。全池泼洒这样降低对池水造成较大的影响,减少化学药品对对虾产生的应激反应。在进入高温期水位加深到最深水位,最好在2.0米以上,水深底层水温较稳定。水体大,水质缓冲能力大。换水量大小和换水频率要根据池水水质情况来确定。掌握适宜的换水时机很重要,换水时机主要依据池水水质指标来决定,根据各种水质理化指标是否超标来确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树立辩证的水质管理观点,即在水质优良时期内,潜伏积累着各种有害因子,随时间推移,各种有害物质凑效,甚至造成水质突变,浮游生物下沉死亡,使池水变清。细菌大量繁殖,对对虾生长极为不利,日换水量越大,水质越易多变,不稳定,因此要在水质尚属优良时期内适量换水。换水幅度不易过大,每次换水量以15%——30%为宜。2、降低底质污染,提供良好底栖环境。虾类是底栖动物,随养殖时间的延长,粪便、残饵等在池底积累,滋生细菌大量耗氧,造成底质恶化。为对虾营造一个良好的底栖环境,应在养殖中期没半月向养殖池中补充一定量的有益菌(如光和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分解粪便、残饵、净化池底。小池塘有条件的可使用沸石粉、底质改良剂覆盖池底,包埋粪便、残饵,这样既减少对虾与底层有机物质接触,降低细菌的感染率,定期使用过氧化钙、过碳酸钠,增加底层溶氧,使有害物质氧化分解。3、有条件的要做好常规水质的指标检测:PH值、水温、溶解氧、氨氮、盐度等发现水质不正常应及时调节水质。4、合理使用增氧机,使溶氧全天保持在4mg/L以上。进入高温季节更要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搅水、曝气、增氧三大功能,改善水质,促进水中有毒物质的转化,养殖中期不仅中午开机,还要增加夜间开机时间,阴雨天气,全天开机,保持溶氧在4mg/L以上。二、饵料投喂饵料质量的优劣及投喂量是否合理,关系到虾生长速度和对虾体质强弱。1、饵料选择:根据自己的养殖模式和对虾种类选择适合于中期养殖型号的颗粒饲料进行投喂。2、投喂方法:6cm以上的虾日投喂量占体重的4—3%,分5—6次投喂。建议投喂时间:7:00、10:00、13:00、17:00、20:00、23:00。白天占2/5,早晚占3/5的投喂量,后半夜因池水溶氧低,最好不要投喂。沿池边投喂,中央水深区最好不投料。实际投饲量应根据不同养殖品种,池塘水质状况(DO、pH值),水温、天气情况,虾的摄食后胃的饱满度情况、残饵量等综合评估进行适当调整,以免造成饵料浪费,残饵过多,污染水质和池底,增加养殖成本。一般养殖中期以投喂1小时后池内无残饵,虾胃饱满度以达80%左右为好,如果一种优质饵料残饵过多,而虾吃不饱,说明水质和底质有问题,应尽快查找原因,如果同批虾苗大小悬殊,说明虾种质或饵料投喂不足。三、虾病预防如果苗种和水质没有问题,对虾养殖,一般从放苗开始,进入高温期前40天时间内由于水温低病菌繁殖速度慢,很少大规模发病。进入高温期后,水温高,病菌前期积累,繁殖速度快。进入虾病频发期,在此阶段要抓好防治工作,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虾在水中发病前不易察觉,但发病不吃料时,就很难治疗。因此在养殖中期为保证养殖成功,就要抓好虾病预防工作,除管好水质,喂好饲料外,还应定期投喂药饵,抑制和杀灭体内积累的有害菌。一般每月投喂一次,一次喂5—6天。水体每半月消毒一次,消毒三天后再补充一部分有益菌,平衡水中的有益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