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苏州景范学校学七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Ma****57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江苏苏州景范学校学七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x

2022年江苏苏州景范学校学七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考场号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装订线————————————————————————————初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xiá_______疵(huò)达归(xǐng)_赏心(yuè)__目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下面的表格中.(4分)①我敢说自己很有伟人素质:才质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总之,可以同每个褒义的成语都拐弯末角地挂上钩。②今年岁篷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反老还童之感。错别字正字3、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默写有关内容:(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2)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5)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6)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____________,________。”(《郑人买履》)(7)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_________________?(《刻舟求剑》)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苏州的建筑工地每年有1000多个,如果把这些工地的围墙适当“美容”一下,它将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为进一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今后,苏州新开工的建筑工地的围墙都要美化。现在不少城市的墙绘主要是广告,而苏州的墙绘则比较有江南特色,有些还融入了地域文化。有关部门要求苏州建筑工地的墙绘今后消除盈利性广告,逐步走向公益化,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苏州的文化特质。答:5.“走进图书馆”语文实践活动,小林看到高高的书架,密密的书册,有点不知所措。假如你要向他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你准备怎么说?(注意:说话内容要切合作品本身的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6分)阅读《幼时记趣》完成6—9题(12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4分)A、试之以足/心之所向B、拔山倒树而来/至之市,而忘操之C、故时有物外之趣/何事长向别时圆D、常蹲其身/先自度其足E、作青云白鹤观/观之正浓7、下列句子和“徐喷以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D、宁信度,无自信也链接: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⑤。”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⑥,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⑦乎?”余喜,如其法行⑧之,见者无不称绝⑨。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沈复《闲情记趣》)【注】①芸:指作者的妻子陈芸。②盍:何不。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⑤耳:相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