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复习资料一、归纳分析:七下古诗内容上绝大部分是写景抒情、事与景交融抒情,只有一首是事理诗。情感类型有寄情山水,如《山中杂诗》(恬淡闲适)、《竹里馆》(淡泊宁静)、《滁州西涧》(悠闲恬淡)。有思乡怀人,如《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有送别深情,《送灵澈上人》(依依不舍)。有生活杂感,如《约客》(寂寞无聊)《江南逢李龟年》(昔盛今衰的感慨)。有表达事理:《论诗》(诗歌创作贵在创新)。二、具体内容:1、框起重点字词解释;3、重点句划波纹线并解释;4、句子蕴含情、理,写景句要注明并归纳景物特点并说明蕴含的情理;5、全诗事件及主旨归纳。6、突出技巧(突出字词)赏析。三、运用建议:1、不用死记硬背,在于对诗歌重点词句意思的理解及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有比较深刻的印象。2、灵活运用复习到的知识去根据题目所问发挥。(一)寄情山水类山中杂诗【南朝.梁】吴均诗句诗句情理及景物特点、作用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山与天相接的地方从缝隙中看山峰环绕,竹林茂盛,是一幅静景。“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鸟在人家屋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出来。事件及主旨归纳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突出技巧(突出字词)赏析本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一句一景,句句不离“山中”这一主题。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竹里馆【唐】王维诗句诗句情理及景物特点、作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深的竹林长而清脆的声音(借用典故)诗人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中,弹奏古琴,流露寂寞情怀。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与“独坐”相应,惟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照月亮皎洁,竹影斑驳。在这孤寂的夜晚,诗人心中少了一份寂寞,更多是淡适和随意。事件及主旨归纳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抒发了淡泊、宁静的情怀。突出技巧(突出字词)赏析“长啸”一词借用典故,诗人以阮籍自比,表达自己对权奸的不满。这首短诗,画面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流露出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滁州西涧【唐】韦应物诗句诗句清理及景物特点、作用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爱树阴深处写景句:景致幽雅,流露着诗人恬淡的心情。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野外的渡口寂寥无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写景句:荒野古渡幽静而有生趣,反映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事件及主旨归纳此诗写春游滁州西涧所见的情景——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传达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突出技巧(突出字词)赏析“急”写出“春潮带雨”的飞转流动之势,“横”写出渡船在水流湍急的溪涧上自在漂浮的闲淡宁静之景,传达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二)思想怀人类峨眉山月歌【唐】李白诗句诗句情理及景物特点、作用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半圆的秋月,上弦月或下弦月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发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月)了,多么想念你家乡的明月啊!三四句侧重抒情,故乡的明月犹如故乡的亲人“思君不见”,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事件及主旨归纳描写了诗人月夜初离蜀地的情景,抒发了思乡思友的情怀。突出技巧(突出字词)赏析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含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之意,渗透着诗人的思友之情。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洛阳诗句诗句情理及景物特点、作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断续、隐约之意乐曲伴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阳城。笛声暗送,触动羁旅情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杨柳》曲调,故乡,家乡曲中表达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悠远绵长的笛声、哀怨的曲调,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事件及主旨归纳诗人客居洛阳夜晚,听到《折杨柳》的笛声,抒发了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感情。突出技巧(突出字词)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散”字用得妙,是均匀地遍布,形象体现了玉笛之声的悠远绵长,体现诗人对故乡思念之情的深远。逢入京使【唐】岑参诗句诗句清理及景物特点、作用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路途遥远沾湿长路漫漫,乡愁难收,思乡落泪,为下文“报平安”作铺垫。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托捎口信走马相逢,行者匆匆,心情复杂,含对故园的思念柔情。事件及主旨归纳记叙了诗人远赴边塞,路遇回京使者,托带平安信以抚慰家人之事,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突出技巧(突出字词)赏析“泪不干”用得好,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形象描绘诗人无限思念亲人的神态,为下文捎书回家“报平安”作铺垫。(三)送别深情类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诗句诗句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