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地理必修1试卷.doc

高一地理必修1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世界水资源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A.大洋洲和亚洲B.南美洲和北美洲C.亚洲和非洲D.亚洲和大洋洲2.对河流水净化贡献最大的水循环是:()A.海陆间水循环B.内陆循环C.海上内循环D.地空间水循环3.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D.多年平均储水量4.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A.海洋水B.冰川水C.河流水D.地下水5.以色列的粮食、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原因在于:()A.河网密布,水资源充足B.靠近地中海,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农业发展C.以色列的粮食、水果品种好,产量高D.海水淡化技术和滴灌技术6.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洋流为寒流B.b洋流为暖流C.c处不可能有大渔场D.d洋流为西风漂流7.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A.水圈内水量的总体B.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江河径流总量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8.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河水的最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B.地下水C.冰雪融化D.湖泊水9.下列渔场中不是由于寒暖交汇形成的是:()A.秘鲁渔场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D.北海道渔场(,)10.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A.塔里木河B.天山冰雪融水C.长江D.未登陆的台风11.有关河流叙述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不大B.一切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C.以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会出现夏汛D.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12.下列河流径流图中,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是:()上海市每天排放工业、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苏州河等14条河流终年黑臭。黄浦江每年出现黑臭的天数,1976年为30天,1978年后年超过100天,最高时达到151天。据此回答13—14题13.上海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流B.上游来水C.海水倒灌D.以上各项均不是14.上海市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根据上海市情况,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办法是:()A.大量抽取地下水代替不洁的河水B.淡化海水,或借长江水冲洗净化河水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工厂,搬迁污染严重的工厂D.将自来水厂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未受污染的河段15.人类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B.大面积排干湖泊和沼泽C.大面积滥伐森林D.在干旱区对农田进行大水漫灌16.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使水资源枯竭C.水循环实现了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17.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B.地转偏向力C.大陆轮廓的影响D.岛屿的影响1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B.俄罗斯的北冰洋港口的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也是因受暖流的影响C.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沿海地方,一月份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英国伦敦的气温低得多,也是洋流影响D.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暖流起了一定的作用19.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闹“水荒”的主要原因是:()A.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气候变干旱C.树木大量被砍伐,水循环过程变慢D.人类生产、生活对淡水的需要增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图中信息和条件,完成20—21题。20.若此图表示北太平洋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南赤道暖流B.②是东澳大利亚暖流C.③是北太平洋暖流D.④是加那利寒流2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A.①表示水汽输送B.②表示蒸发C.③表示径流D.④表示下渗22.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A航线)美洲大陆花了37天,而在1493年第二次(A航线)去美洲大陆只用了20天,其原因是:()A.第一次去没有经验,迷失了方向B.第一次航海技术十分落后(,)C.第二次使用了蒸汽机D.第二次利用了风和洋流23.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总量不少,人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