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分册(第一单元——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32题: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省,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通商口岸进入既不沿江也不沿海的内陆地区,是前所未有的;设厂权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开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借款,增加了对列强的依赖性。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龙”指的是中国;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影响: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33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该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挫伤上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国民经济。一切从实际出发;任何政策都要符合本国的国情;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可以引入资本主义因素。34题:借战争贩卖军火,大发战争财。不是。美国对德宣战德目的是为了参加分赃和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巴黎和会;它反映了美国以战胜国德身份想要争夺世界霸权德野心。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战争。不能,因为国联自身力量不足,尤其缺乏对大国德制约力,以致无法有效地维护和平。35题:开放由南向北,由沿江向沿海地区,再到内陆地区。通商口案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地产物,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地象征,是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和资本输出地窗口。论证史料(略)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二、简释与问答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清朝(2)学习西方地制度与文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颁布改称谓、废跪拜等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等。(3)三民主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俄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武装叛乱,外国势力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俄国经济残破,人民生活艰难,有必要采取非常措施巩固新生政权。(2)1920年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压抑了农民,导致不满情绪高涨。(3)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早期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轻工业比重远高于重工业。(2)工矿企业数量和投资总额都有较快增长,轻工业的发展尤其迅猛;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军阀为扩充实力鼓励发展工业。(3)赞同。民族工业无论重工业、轻工业比例都存在严重问题;“一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会卷土重来;军阀混战,无法给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稳定保障。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2)“一战”后,英法虽然受到了削弱,但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法国依然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英法主导了巴黎和会并操纵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中仍然掌握着主导权;英法的殖民地比战前更广。(3)经济上,英法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工业国和欧洲债主;政治上,俄国十月革命给欧洲资本主义带来巨大冲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殖民地人民在战后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打击了英法霸权。三、材料分析论证题(1)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工业化是国富民强之路;必须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2)回答要点:中外各国在实现国家富强方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道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国家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是富强的根本。另外可以结合外国史和中国史展开,外国史要涉及民族独立、统一、民主革命等内容,中国史要求涉及中国近代化内容。高二年级历史练习(第一、第二单元)二、材料解析题1、闭关锁国政策。2、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这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经世致用”的传统,产生了中国社会的新思潮。4、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材料分析题1、中国拥有北洋水师。2、《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3、他认为中国的失败在于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4、指“三国还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