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生物系11级园林2班张卉影1113050210摘要: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我们从本质层次、经济形式的层次、经济运行的层次来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其次,从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运行秩序、协调发展四个大方面,叙述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最后,从世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的主观情况两方面论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关键词:中国、市场经济、现状、发展趋势。正文:中国在1994年开始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处在中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低水平,仍然属于年轻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社会仍然面临许多的问题,但在近十八年的发展中,我们的经济已逐步深深融入市场经济,基本上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吸取经验教训用更科学有效地方法方式实现今后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状态、现状及趋势有个清晰明确的分析认识。因此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状态及趋势的分析论述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们要准确地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的含义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市场经济具有不同的含义:1、从本质层次来看,市场经济既不是一种经济制度也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经济形式,是一种“手段”。它是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称的一个范畴,是作为自然经济形式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市场经济虽然是一个中性点的概念,但它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表现为相应的社会经济形态。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从经济形式的层次来看,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个等同的概念,由于“商品经济”侧重于劳动商品的“商品化”,“市场经济”侧重于劳动产品在“市场上交易”,强调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由于人们语言习惯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东西的名称就不同;由于“商品经济”是种抽象用语,具有浓厚理论色彩,而“市场经济”是种非抽象用语,具有浓厚的现实色彩。两者只是名称不同,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说法是一样的。3、从经济运行的层次来看,市场经济是一种运行机制、一种经济调节手段、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一种市场管理方法或方法。@1其次,来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状态。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是只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中国产业结构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用产值结构衡量,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15%左右,达到了完成工业化的标准。但是,第一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还在50%以上,远未达到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的就业结构要求。(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我国工业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工业产值虽然持续增长,但就业却在绝对下降。(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每一轮高速增长时期,都依靠结构调整升级产生一批高增长性支柱行业,带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将难以承受。@22.就趋势而言,有必要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改变目前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加快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发展。二是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形成与中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