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技士辅导:白细胞检查概要.docx
上传人:努力****凌芹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检验技士辅导:白细胞检查概要.docx

检验技士辅导:白细胞检查概要.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检验技士辅导:白细胞检查概要检验技士辅导:白细胞检查概要根据白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检验技士辅导:白细胞检查概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粒细胞1.粒细胞概念: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3类,产生于骨髓。2.粒细胞功能作用:(1)中性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处于机体微生物病原体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他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吞噬细菌。中性粒细胞减少到1x10的9次方每升时,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很容易被感染。此外,中性粒子细胞还可以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体复合物等。(2)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在有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以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使平滑肌收缩,特别是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的症状。但是在此一般指的是中性粒细胞。粒细胞缺乏为抗甲状腺药物致命性的副作用。多于初治2~3个月及复治1~2周发生。当WBC<3×109/L、粒细胞<1.5×209/L时,应停药。甲状腺肿大加重、突眼加剧常提示甲亢病情控制不良。二、单核细胞1.单核细胞系统构成①原始单核细胞(monoblast):15~20μm,胞体圆形或椭圆形,核较大圆形或类圆形,核染色质纤细,呈疏松网状结构,核仁1~3个;胞浆量较其它原始细胞丰富,灰蓝色,不透明,边缘不规则或有伪足状突起。②幼稚单核细胞(promonocyte):15~25μm,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易见扭曲、凹陷、切迹等改变,核染色质较原始单核细胞粗糙疏松,核仁可有可无;胞浆浅灰蓝色,不透明,可见细小颗粒。③单核细胞(monocyte):12~20μm,核形态常不规则,有肾形,马蹄形,“S”形,分叶状,笔架形等,核染色质疏松呈丝网状或条纹状结构,无核仁;胞浆量较多,染不透明的灰蓝色,可见细小红色颗粒。2.单核细胞功能骨髓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系干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而后发育为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释放至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大部分粘附于血管壁,少数随血液循环,在血中停留3~6d后即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幼吞噬细胞,再成熟为吞噬细胞,寿命可达2~3个月。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功能(如病毒、原虫、真菌、结核杆菌等)、吞噬和清理功能(如组织碎片、衰老血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凝血因子等)、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功能,还参与杀菌、免疫和抗肿瘤作用。3.单核细胞测定(1)生理性增多: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计数超过0.8×109/L.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或更多,妊娠时生理性增高与中性粒细胞变化相平行。(2)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结核)、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某些感染:WBC达20×109/L以上,外周血单核细胞明显增多,达30%以上,以成熟单核细胞为主。2)某些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可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3)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可见幼单核细胞增多。三、淋巴细胞1.淋巴细胞及特性淋巴细胞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具有下列重要特性:①特异性:淋巴细胞表面有抗原受体,用以识别抗原;不同淋巴细胞的抗原变体是不同的,每一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相结合,这就是特异性;抗原受体类型约有100万种,全身的淋巴细胞总合起来就能识别各种抗原。②转化性:正常体内大多数淋巴细胞均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某种淋巴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才被激活。这个过程称为转化性,一般需经过40小时,淋巴细胞形态上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一个直径5~7μm的小淋巴细胞转变为一个20~30μm的大淋巴细胞。细胞的代谢增强,形态明显变化,核增大,染色质变细,核仁明显,胞体内核糖体增多,胞质染色呈较强的嗜碱性;淋巴细胞转化后,进行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可形成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如能破坏靶细胞的T效应细胞,或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B效应细胞);这些细胞代谢活跃,能产生免疫效应,但寿命短(约数天或数周)。③记忆:淋巴细胞经抗原激活转化后,分裂增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