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语文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语文版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语文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香港回归事件。[教学重点]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新闻特写的特点。[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下探究学习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接下来展示香港的图片“东方之珠”——香港!出示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香港回归事件。三、特写知识简介1.特写知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特写是新闻的一种。特写要求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2.特写的特点。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侧重“再现”。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简明性。四、写作背景简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记者周树春等四人由此写了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参加中英交接仪式并与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的具体情况。这篇新闻特写,通过对告别仪式的现场描述和156年的沧桑回顾,体现出香港回归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为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录,这篇报道笔法灵活,感情深沉,语言精当,内涵丰富,是一篇新闻特写的佳作。五、理解标题(学生朗读全文,划出文中让你感悟最深的语句,然后在此基础上理解标题的含义)(一)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讨论归纳:1.交接仪式结束后,英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返“不列颠尼亚”号回英国,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个“别了”是对现实事件的真实描述;2.“别了”两字,给人委婉中带有自豪的口气,反映了当今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昔日的屈辱一去不复返的民族自豪感;3.“不列颠尼亚”号是停泊在香港的英国皇家油轮,“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英国的全称,作者用英国皇家游轮的名号来借代英国达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它象征着英国在香港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如今终于远去了,也就象征着这统治终告结束,香港正式回到祖国怀抱。(二)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送别朋友,往往用“再见”这个词,但是本文用“别了”这个词是深有意味的。它是化用毛泽东写过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的篇名。“别”字说明从此不再,表达了香港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的意思。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的快慰,这个标题将历史的沉重与香港回归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喜悦结合在了一起。六、朗读课文,检测字词。1.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2)用笔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并查字典标注拼音。2.检测字词出示字词,要求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凝重:庄重。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易帜:变换旗帜,这里指降英国国旗,升中国国旗。七、速读课文,概括内容。问题: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特写的主要内容。学生速读课文,概括内容。学生明确:本文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八、结构分析(一)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找一找这篇新闻的导语、正文、结语各是哪几段?明确:导语(1);正文(2-10);结语(11),其中穿插了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二)分析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正文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依次记叙了哪一些事件呢?明确:时间顺序。明确: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九、课堂讨论:1、文中描写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2、作者在叙事时为什么要将事件具体到分?明确:符合特写要求,一是真实;二是再现历史过程。3、在这四个场景的描写中,作者为什么一再突出“蒙蒙细雨”和“雨越下越大”这样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