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精彩多篇)前言: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精彩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学校备课组工作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我们决定进一步改进集体备课,开展备课改革。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主要措施(一)制订计划。学年初,由教研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中心发言人及研讨主题,提前三天通知。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内容后,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二)磨课实践。首先集体研讨,由主备人写出教案,并说课。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评课,指出说课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对教案进行二度修改。可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修补,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三)反思提炼。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三、集体备课时间、地点集体备课时间:附下表中集体备课地点:一楼实验室备课组工作计划优秀篇二一、教学内容1、必修课本文言文复习2、语言文字运用3、写作训练二。方式方法1、晨读安排:稳步推进,滚动式积累2、语言文字运用:要本着简明、实用、高效的原则,着眼高考,兼顾学考。根据《考试说明》和《学考标准》内容要求,将每点内容分解为若干测试点,将每个测试点配上适当的题目,强化训练,直到过关为止。3、文言复习:由实词、虚词到句式,全面扎实落实各个文言知识点,注重知识迁移。4、写作指导:加强考场作文规范化训练,侧重于审题与立意、内容与结构、语言与情感。5、作业安排:定时定量,突出针对性与有效性。三。教学进度周次日期内容备注1周2.17—2.231、开学测试卷评析2、字音复习2周2.24—3.21、字形复习2、词语辨析3周3.3—3.91、成语复习2、写作指导与训练4周3.10—3.16病句的辨析和修改5周3.17—3.231、病句的辨析和修改2、阶段性训练与讲评6周3.24—3.301、写作指导与训练2、语句的扩展3、语段的压缩7周3.31—4.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8周4.7—4.13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9周4.14—4.20图文转换10周4.21—4.27期中考试11周4.28—5.41、期中考试卷评析2、《劝学》《师说》复习12周5.5—5.11《始得西山宴游记》《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复习13周5.12—5.181、写作指导与训练2、《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复习14周5.19—5.25《寡人之于国也》《琵琶行》《陈情表》复习15周5.26—6.11、阶段性训练与讲评2、《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复习16周6.2—6.8学考之现代文复习17周6.9—6.151、写作指导与训练2、学考之诗词复习18周6.16—6.22学考之古文专项训练:古今异义、句式、虚词19周6.23—6.29学考考前模拟练习20周6.30—7.6学考四。晨读计划周次日期内容备注1周2.17—2.231、字音识记2、《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2周2.24—3.21、字音识记2、《想北平》《赤壁赋》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3周3.3—3.91、字音识记2、《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与地坛》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4周3.10—3.161、字形识记2、《最后的常春藤》《六国论》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5周3.17—3.231、字形识记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6周3.24—3.301、字形识记2、文本诵读《祝福》《林黛玉进贾府》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7周3.31—4.61、词语(成语)识记2、文本诵读《品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8周4.7—4.131、词语(成语)识记2、文本诵读《拿来主义》《烛之武退秦师》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9周4.14—4.201、词语(成语)识记2、文本诵读《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10周4.21—4.27期中考试自由读背11周4.28—5.41、字音识记2、文本诵读《寡人之于国也》《雷雨》《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