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节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编写:陈伟霞审阅:邵海亮●学习目标1、知道温度概念,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有关规侓。●学法自导用对比法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之间的区别。用自读法发现掌握其中的规律。●学习过程(一)要点归纳(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3)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4)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5)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6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常用的液化方法有些?(7)什么叫升华和凝华?(二)巩固强化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甚至接触容器底部B.温度计插入后,迅速地将其取出然后读数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三)展示释疑1.找一部分学生把上面的问题向大家展示。2.如果有错误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3.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做最后点评。2.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3.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温度时间0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4.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5.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四)反馈训练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3、温度计原理: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5、熔化和凝固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②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②继续向外界放热「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7、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8、蒸发现象9、沸腾现象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10、升华和凝华。(五)归纳总结1.你从知识上学到了什么?2.能力上学到了什么?●课后练习1、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2、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时,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起来,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分别是和。3、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B.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不一定升高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4、请将与下列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5、晾晒衣服时,我们用衣架把衣服晾干,是为了增大液体的___,放在太阳下为了提高液体的___,再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___使衣服尽快干。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别滴上一滴大小相同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图中的情景可知,该同学研究蒸发因素是()A.水的温度B.水的表面积C.水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D.上述三个因素8.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___,凝固点是__。(2)在BC段,锡处于___状态;在DE段,锡处于___状态。(3)锡的熔化用了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热,但温度___。(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状态。●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