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是你****优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提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①在所有的儒家经典中,《论语》是最通俗、最温馨的一部。由于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说一直占统治地位,因此儒家思想及其倡导的理念弥漫在我们生活的空间,无往而不遇,即使在孔子受到批判的运动中,最常用的一句大批判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来自《论语》,可见这部书对我们思想的渗透程度。至于工作、学习、生活中,《论语》中的话语出现得简直太频繁了,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类例子可以举出许多,它们平时就流行在我们之间,一旦接触到《论语》时,人们突然发现似曾相识的东西太多了,就好像拥抱多年不见的老友一样欢迎他。②《论语》与儒家其他经典相比是通俗的,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也可以读。宋代的开国元勋赵普,史书说他“寡学术”,太祖赵匡胤“常劝以读书”。他常读的书也就是《论语》,人称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虽有些大言欺人,但《论语》对赵普处理政事还是有点用处的。现在人们关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大大降低了,儒家用以教人的“五经”肯定是看不懂的,就是《大学》《中庸》这些带有点“理论”色彩的儒家读物,在大多数人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掌握,《孟子》也多是长篇大论,很难引起初学者的兴趣。唯有《论语》是由短小精悍的格言式的句子组成的,既通俗又引人入胜,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等,明白易懂,读者便于掌握,含义丰富,许多是现实生活中稀缺的。社会现实中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越来越少,《论语》的通俗性正适合当前的接受水平,特别是大量白领人员的接受水平,因而,有关《论语》的著作一面世,骤然火爆,是不奇怪的。③儒家是讲中庸的,可是儒家思想家能够做到中庸的却不多,就是号称“亚圣”的孟子也不免偏激。而《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就比较中庸,特别是他的人生态度,尤其能让经历了几十年反反复复的斗争、并对此感到厌倦的人们着迷。中庸的生活态度实际上是审美的,所谓“审美的”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脱功利的。他真诚又尊重礼数,本色又不缺少文饰,严肃认真又富于情趣,执着又豁达。孔子在政治上的追求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育人与学术上,他是”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种生活态度是具有感染力的。汉族是缺少宗教意识的民族,审美的人生态度恰恰能够填补这个空白。④《论语》的文学性也是它能被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论语》风格冲淡,但文字之中还是流动着对孔子的怀念和尊敬的情感的,这种感情平实而质朴,很有感染力。弟子们笔下的老师亲切和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学中尊重弟子,在批评他们时考虑到弟子的个性和接受能力,自己有错误,公开在学生面前认错,做自我批评。这令每一个做过学生的读者感动,谁不希望有这样一位老师呢?确立孔子万世师表的地位,不仅因为他传播了知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他对学生的态度。有了这样的老师,人们对“师”的崇高地位才能在感情上接受。《论语》的召唤力与孔子形象的感召力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摘编自王学泰《为什么热在<论语>上》)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千多年来,人们深受儒家学说及其理念的影响,因而儒家学说一直占据统治地位。B.和《大学》《中庸》《孟子》等其他儒家经典相比较,《论语》通俗易懂,利于掌握。C.虽然儒家提倡中庸,但唯有孔子才能做到中庸,即使是“亚圣”孟子也没有做到。D.孔子被确立为万世师表的原因是他亲切和蔼,尊重学生,敢于公开认错并自我批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通俗、中庸、文学三个方面阐释了“热在《论语》上”的原因,令人信服。B.文章引用《论语》中的一些名句,既使文章内容翔实,又起到了举例论证的作用。C.第②段分析《论语》深受欢迎时,从古及今,古今对比,突出了《论语》的通俗性。D.第③段把《论语》的中庸思想上升到“审美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思维的深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太祖赵匡胤认识到了《论语》对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规劝赵普常读《论语》。B.真诚又尊重礼数、本色又不缺少文饰、执着又豁达等方面是孔子中庸形象的写照。C.对于缺少宗教意识的汉民族而言,孔子中庸的生活态度可以起到重要的教化作用。D.《论语》文学性强,在冲淡的风格中塑造了被读者认同的、富有感召力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