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人教版)一.单项选择1.随着家庭结构的不断演化,过去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已基本上不存在,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是()A.由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B.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C.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3.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不会因家境状况的好坏、父母地位的高低或者父母的某种生理缺陷而改变。这说明()A.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B.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都是基于血缘关系C.只有父母位高权重,才能表现出高尚的人格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据此回答6-8题。6.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A.敬重和爱戴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D.尽情地享受亲情7.下列句子中能反映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是()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B.水是家乡美,月是故乡明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8.下列关于孝敬父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服从B.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回报C.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也不批评和制止,才是孝的最高境界D.孝敬父母不仅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也是应尽的法律义务9.“我们不再完全相信父母和老师的安排,我们有时也会悄悄做出一些重大决定,尽管我们知道父母和老师也是反对的,但我们还是勇敢地做出了人生中类似重大的?正确?决定,因为我们在重复父母和老师的过去!”这段话形象地说明我们进入青春期后()A.思维角度发生变化B.道德意识逐步确立C.自我意识大大增强D.情感意识逐步丰富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这启示我们交友时应()A.注重礼仪,和善谦逊B.宽容他人、尊重差异C.坦诚大方,平等友善D.坚持原则、不讲情面15.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以及我们的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③改变社会的风俗习惯④完善社会的法律、道德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一位作家告诉自己上中学的孩子:世间万物皆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你和班上的那位女同学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段话告诉我们()A.男女生交往应心里坦坦荡荡,行为落落大方B.男女生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C.男女生交往要使人对你望而生畏,敬而远之D.男女生交往的最好时节是春天,而不是秋天17.初中生小辉在日记中写道:“过去语文老师对我好,我愿意听他的课,学习有信心,有奔头,觉得不好好学习起码对不起老师,语文成绩也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一场误会中他错怪了我,让我既怕他又怨他。从此,他讲课我不爱听,也不注意听,语文成绩直线下降。”这一事例说明师生关系()A.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B.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C.是不能依靠情感维系的二.简要回答21.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大半个中国都有明显震感。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多少人被无情的埋在了废墟之中?多少人辛辛苦苦换来的那一个美好的家,在那一瞬间随之化为废墟?多少人失去亲人,失去生命?......材料二:地震发生后,许多家在灾区,身在异乡的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与家人联系,询问伤亡,了解灾情。当他们因地震造成的通信中断而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时,一个个心急如焚......阅读上述材料,分析说明:(1)为什么家在灾区,身在异乡的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与家人联系?(2)家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有何意义?22.有人认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都是错误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23.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任凭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自己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护卫着身下蜷伏着的四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他叫谭千秋,一位湖南籍教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1)为什么说谭老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2)现代社会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三.分析说明24.小丽是个性格外向的女孩,整天风风火火,和男同学打成一片。对此,班里议论纷纷:有人说,男女同学不能交往;有人说,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有好处;有人说,男女同学交往不能太过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1)小丽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男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