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ppt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840年鸦片战争回忆:中国古代有哪些朝代?按时间线索是怎么样的顺序?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2012年9月12日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3150周年诞辰日,来自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各地的姜太公后裔代表,在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第1课“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政治制度: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内服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三、西周的政治制度二、西周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周公长子伯禽封国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被封对象、权利与义务、评价?)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为核心的皇族分封;2.中国姓氏起源中,有很多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山西等困境二:商朝后期经常发生王位纷争,出现九世之乱,如何避免争端,解决继承权的问题?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二)、宗法制历史名词:大宗、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其余庶子有的被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西周初年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母贵)不以长”的传统,后世地主阶级长期利用这种制度,以巩固政权、神权、夫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二)宗法制(目的、核心、体系、作用、特点?)材料:2003年,一位教授在一次讲座时说:“德国教师来到会场,都大大方方先往前排和中间坐,中国教师到会场大多畏缩地先往偏僻角落。”请从宗法礼乐制度等方面解释这一现象。课堂探究:历史发展至今,宗法制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观念依然浓厚。宗法制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一下它在当今社会现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现实(后世):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提高家族、民族的凝聚力。(以德治国、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有积极的作用)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裙带意识浓厚,不利民主法制意识的培育和民主法治建设。5、【特点】1.观察下表:周天子年老了,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谁有资格继承王位?2.《红楼梦》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主要内容: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乐器:王——编钟四架诸侯——编钟三架卿、大夫——编钟两架士——编钟一架庶民——不得拥有天子用鼎分封制探究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禹→启,王位世袭制确立1.(2013·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3.(2013·山东文综·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