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106,授予医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放射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特对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我国的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服务。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放射医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技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研究,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分析和处理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二、专业及研究方向(一)放射生物学1.低水平辐射生物效应(辐射免疫学)2.辐射肿瘤学3.辐射细胞学4.辐射分子遗传学5.抗辐射药物研究(二)放射卫生学1.辐射剂量学2.辐射防护学3.放射卫生职业病危害评价(三)放射损伤与临床学1.辐射遗传学2.辐射损伤与辐射生物计量计(四)放射化学与放射毒理学1.放射性去污研究2.放射毒理学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1.学习年限:以学分制为基础,脱产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在职硕士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一年。2.时间安排: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3.硕士研究生地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半。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所修总学分就不低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26学分。1.公共课:第一外语(英语、日语、俄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专业基础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高级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医用统计学3.专业课:放射医学基础、辐射监测技术、辐射细胞遗传学、放射化学与放射毒理学、辐射损伤与临床学、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开题报告4.选修课:科技论文写作、情报需求与检索、实验动物学、辐射肿瘤学与肿瘤转化医学、生物电镜技术、免疫组化技术、辐射剂量学及其进展、辐射防护学及其进展、博导专题讲座、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生存分析、现代多元分析方法、现代化仪器的使用与进展等五、文献阅读要求硕士研究生能熟练阅读本专业文献,阅读与本人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约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能少于50%,并在第二学期末完成1篇综述,考核通过,获得1个必修学分。六、开题报告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应尽早为每个研究生确定选题范围,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调查研究,提出论文选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初举行开题报告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考核,经认可后方可进行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过者获得1个必修学分。对开题报告未通过者,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课题进行认真修改,重新开题。七、中期考核在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由各学系组织并按《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要求的内容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给予警告,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考核结果保存在学院。八、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训练硕士研究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与课程学习交叉进行,包括专业文献阅读、选题、论文开题报告、学术调研、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工作期间,导师要及时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按时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完成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吉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细则》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九、科研成果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应结合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十、培养方式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参加规定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外,要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不断跟踪学科发展和研究前沿;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不断增强体魄。附录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授课方式考核方式12必修课公共课00020011硕士英语一外1003讲授考试00020041自然辩证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