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7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ppt

历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权利法案》背景: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结束。内容:(1)时间: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2)目的:限制,扩大的权力。(3)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4)意义:①确立了高于王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制的基础;②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2)1688年,“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3)1721年,沃波尔担任内阁首相,形成责任内阁。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使议会的行政权力大增)。(4)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内阁掌握行政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3、内阁制起源: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产生: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步骤:(1)产生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2)产生内阁成员: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3)内阁的职责: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对议会全权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4、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明治维新后一段时间的日本。在现代,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只有个别国家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则仍为现代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英国的《权利法案》属于典型的君主立宪制。5、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2)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权力中心;(3)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首相具有最高行政权。6、评价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英国:(1)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2)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3)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为各国提供了一种政治体制发展模式。(二)考点拓展2、明朝的内阁与英国18世纪后的内阁有何不同?(1)产生的背景不同:宰相制度废除后而设立(明);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英)。(2)产生方式不同: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明);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英)。(3)权力大小不同: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职责只是顾问(明);西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英)。(4)性质不同: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的设置突出体现的是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明);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英)。“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要掌握“一条主线”、“两个趋势”、“三个转移”“一条主线”:是议会权力的不断增大,代表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完善。“两个趋势”:是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是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民主1.(2008海南)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B.扩大议会的权力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D.扩大国家的行政权1.“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它说明: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D.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材料一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议会代表制……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杳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英国史讲义》材料二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潘恩选集》材料三1832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