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科学技术论文科学技术论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刑事科学技术论文科学技术论文.doc

刑事科学技术论文科学技术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第6期(总第115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JilinPublicSecurityAcademyNo.6,2010December,No.115论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认同蔡艺生(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0031)摘要: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认同不仅关系到侦查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存续。其困境在于刑事科学技术资源与侦查需要的矛盾、社会转型期互信缺失与刑事科学技术需要认同的矛盾和法律规范的束缚与刑事科学技术价值实现的矛盾。既有的权威认同模式包括神明崇拜、暴力威胁、主体认同、第三方保障、双方合议和制度确认。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认同包括硬权威和软权威,应该追求制度确认的权威认同模式。通过刑事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启动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实施程序的改革与完善等,最后实现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认同。关键词:刑事科学技术;权威认同;认同模式;制度确认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41(2010)06-0063-05任何政府都不会容忍此类事件的泛滥。同时,基一、问题的提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现代的科技发展已经大大地超过了人性,人性能不能承受科技所带来的冲击?能否处之泰然?20世纪以来,人类的科技突飞猛进,虽然带来了生活及工作上的无比便利,但是也滋生了许多消极因素。例如,随着电脑及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传统犯罪的“升级”和新型犯罪的出现。而这些犯罪让传统的人性如此脆弱,让传统的规范如此无助,传统的侦查手段也亟待更新。又如,由于新型武器的出现,恐怖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愈来愈大,甚至超越了人类的承受范围。当然,不管是作为整体的社会或者个体的人都不会坐视局势的恶化,因此,科技也被广泛地运用于与犯罪的斗争当中。自古以来,人类的科技都不会在侦查中缺席,因为犯罪是个人对整个统治秩序的挑战,而于政府的公共职能、人民群众的欲求,政府也必须有效地预防或打击犯罪。正如最好的科技往往用于战争,好的科技也往往用于侦查———“大刑用甲兵,小刑用斧钺”。①但是,政府需要社会的认同,不言而喻的是,政府的手段也需要社会的认同。如果侦查手段得不到社会的肯定,侦查技术为社会所质疑,那么侦查的过程和结果显然必然为社会所否定。这里就存在一个刑事科学技术权威的认同问题,即该刑事科学技术是否具有可信度或公信力,能否在客观上具有准确性,在主观上具有社会的许容性;刑事科学技术所认定的结论能否为各界所接受,其形成的权威是否合理、能否令人信服?这些不仅关系到侦查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存续。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侦查应该不断地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对侦查技术进行“更新”,但是,这种“吸收”需要契合“权威认同”的规律,否则不仅可能产生客观上的收稿日期:2010-09-01作者简介:蔡艺生(1981-),男,福建龙海人,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讲师,证据法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侦查学和证据学。—63—谬误,而且可能导致社会大众对侦查的否定。二、刑事科学技术权威认同的现实困境诚如笔者所言,现代犯罪的侦查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参与。而现代科技如何获得社会大众的权威认同,特别是在人们并不能理解其原理或者常识出现偏颇的时候,如何让人们信服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进而认同侦查乃至司法,普通大众与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互信认同,这些都是现今刑事科学技术运用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一)刑事科学技术资源与侦查需要的矛盾首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犯罪率有所提高,而且犯罪手段不断升级,更出现了某些新型犯罪。面对此一情势,侦查必须加蠖苑?罪的预防与侦查力度,这就需要更进一步地借助刑事科学技术的力量,力求迅速、准确、公正地侦查破案。但是,警力不足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普遍情况,特别是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与设备的不足,在某些地方,甚至没有专门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或实验室等。警力不足就可能导致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疲于工作,可能出现不应有的失误。或者因为刑事科学技术设备的陈旧或不足,而导致无法鉴定或者鉴定失误等。其次,对于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引入刑事侦查当中也是重视不足、行动迟缓。特别是呈现出一种地区差异,比如,东部发达省市可能较早引进新设备新手段,而区县或者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再次,刑事科学技术的现有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甚至存在着资源的浪费。例如,由于对刑事科学技术权威认同的缺失,使得当事人纠结于鉴定结果,不断地进行重复鉴定或拖延侦查进程等。同时,也有侦查人员对刑事科学技术重视不足,以口供为中心,使得技术资源闲置与浪费。这些都是刑事科学技术资源不应有的浪费。综上所述,刑事科学技术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侦查的需要。(二)社会转型期互信缺失与刑事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