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3九年级语文学科新授课课型导学稿编写人:张彩霞郭勇磊审核人:刘剑萍编写时间:2013.10.22编号:018班级:姓名:小组:教师寄语: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课题《隆中对》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的意思。2、在熟读的基础上讨论,用自己的话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能说出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及采取的对策、提出的战略方针、设计的政治蓝图。(重点)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准确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文章谋篇布局的安排。(难点)课堂流程环节具体内容自疑自探预习导航(10分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认识诸葛亮这一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一:1、作者简介: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7590.htm"\t"_blank"陈寿(233—297),字,朝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家。“四史”指、、和。2、给加点字注音:好为《梁父吟》()沔()因屏人曰()欲信大义于天下()遂用猖蹶()度德量力()存恤()东连吴会()自学二:重点词语解释(解释加线字意思):时人莫之许也()因屏人()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欲信大义于天下()存恤()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利尽南海()谓为信然()帝室之胄()遂用猖蹶()()身率益州之众()我的困惑(5分钟)学组研讨研讨策略一(5分钟)形式:两人小组交流与分享(1)刘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3)围绕这一核心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研讨策略二(10分钟)形式:四人小组冲刺与挑战1、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①曹操:②孙权:③刘表、刘璋:④诸戎、夷越:2、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3、在字里行间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怎样的刘备?展示交流展示方案一(10分钟)(1)展示内容(研讨一)(2)展示方法:口述和演板展示方案二(10分钟)(1)展示内容(研讨二)(2)展示方法:口述和演板反馈总结课堂反馈(5分钟)翻译下面的句子。(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5)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总结提升(5分钟)作者塑造人物采用什么描写手法?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达标训练题训练时间:得分:【基础题】1、辨析通假字并解释:欲信大义于天下()自董卓已来()2、辨析词类活用解释: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箪食壶浆()【发展题】1、诗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2、对联: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题河南南阳卧龙岗宁远楼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题成都武侯祠3、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5、与诸葛亮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木牛流马》、《八卦衣与鹅毛扇》6、和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