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1.doc
上传人:志玉****爱啊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 导学案1.doc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登岳阳楼》导学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登岳阳楼》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背诵本诗。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学习重点】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习难点】“坼”“浮”字妙处的理解【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步骤】一、、朗读背诵二、赏析指导(一)知人论世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二)初知意象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三)置身诗境有的诗歌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相对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阳楼》,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之间,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吴楚、乾坤、日月”一下子跳到狭小的“孤舟”。怎么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四)缘景明情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比较一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1、意象:2、意境:3、情感:三、自主赏析: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1.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五、布置作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默写《登岳阳楼》导学案答案二、(二)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孤舟——孤单漂泊(三)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四)、1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比较: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湃动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