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人生哲学.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的人生哲学.doc

教育的人生哲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的人生哲学这是我第二次有幸聆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按常理,听报告向来就令人厌烦,何况又是两次。但是,我不仅没有感到厌倦,反且有了新的人生感悟。魏老师的语言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的教育人生。魏书生为何能够超越一般教师,为何能够达到众人难以企及的高峰,成为一代名家?我想,他成功的力量来自于贯穿在教育中的人生哲学。感恩的人生心态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魏书生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可就是这样一位在过去遭受过不公待遇的人,你不仅听不到他的半点怨言,反而提出“松、静、匀、乐”的人生观念,那就是身体的放松,心灵的宁静,呼吸的均匀,情绪的快乐,在工作中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在充斥着名利与浮躁的今天,你很难再听到如此心灵纯净的语言。魏书生不仅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更有着一种大爱思想,有着被我们遗弃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试问还有谁几十年一直坚持佩戴周总理的胸章,有谁对周总理的情感有如此深厚的怀念,这不仅让那些自诩有爱国思想的青年汗颜。有一本书叫做《不抱怨的世界》,曾经被摆在各大书店、图书网的首页,受到人们的追捧。在书中作者提出了神奇“不抱怨”运动,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其实,他告诉了我们一个尽人皆知的人生智慧,抱怨耗损人的精力,无助于事情的改变,我们应试着去积极地面对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魏书生做到了,报告中那轻描淡写的言语,那诙谐幽默的东北口音,实际上透露着他面对困境的达观,透露着他对生活每一次改观时真诚的感恩。有如此平和淡然的心境,有如此令人敬佩的人格修养,怎能不会拥有与众不同的教育人生。自我的清醒认知和对教育的自信。据说在古希腊宗教中心戴尔菲阿波罗神庙的墙上镌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敢于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达到全面的了解自己,发扬长处,弥补缺陷。但这是一段艰辛而漫长的路程,有的人耗尽了一生也未能如愿,只能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魏书生是一个天生的自知者,他似乎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有着准确的定位:做老师。这简单的信念成了他人生的坐标和一生的追求。当他被调入人人羡慕的工厂时,他天天写申请,要求做老师;当他被提拔到公交战线当领导时,他天天打报告,要求去教书;当他即将被任命为厂长时,他依然不改初衷。又会多少人能够拒绝这样的大好前程,又有多少人已经在诱惑面前一败涂地。正如他的名字——魏书生,为教书而生。魏书生是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他矢志不渝的跟随着最真实的自己,坚定地追寻着教育的梦想。不仅对自己,对中国教育,魏书生也有着清醒的认识。魏老师最反感新名词满天飞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的短视和教育人急功近利的表现。他一再强调要守住,守住中国的教育经验,守住自身的优势。魏老师守住了,在他看似简单的“七个一”教育与其它相关的管理方式中,却都体现了最质朴的、最真诚的理念。这里没有假大空的口号与吓唬人的名词,有的只是简化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西方教育理念铺天盖地,传统被批得体无完肤的当下,魏书生为中国教育重新找回了自信。执着的背后是对自己清醒的认识,拒绝诱惑面前是道家般的超脱,民主管理的背后是释家般悲天悯人的情怀,教育家魏书生的人生及其教育理念,分明闪耀着哲学的光芒。这光芒也必将点亮更多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