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老师的班级管理心得开好自己的花.docx
上传人:小凌****甜蜜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老师的班级管理心得开好自己的花.docx

2022年老师的班级管理心得开好自己的花.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7老师的班级管理心得:开好自己的花导语:班级管理最理想的境界是学生的自主管理,它是自主教育的核心。作为班主任,我们在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理智地来做班主任有一种失败叫“瞎忙”!“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同时,“理”还包括协调、温顺和理性的意思。管的侧重点在依赖权威别人,而“理”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决定着工作的深度和高度。作为班主任,“瞎忙”的话叫累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当你充满智慧的去带班时,幸福便会悄然而至。幸福的源泉来自于智慧,也来源于班主任的心态。1.做教育与做菜的关系:相同点:做菜做教育心情好教育心态什么菜什么做法因材施教要掌握火候捕捉教育契机研究菜的做法学会经营自己的班级质量不好的菜做好吃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几种菜混合吃团队建设品尝菜的快乐分享教育的快乐不同的是,买来做饭的菜已没有生命,你想把他们切成什么样的都可以,而教育不可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不会让你随性而为!2.做班主任与打牌的关系要正确看待班级学生这副牌,抓到一副怎样的牌是命运,怎么来对待这副牌是态度,能不能打好这副牌是水平,享受玩牌的全过程是境界。对于班主任来讲,自信阳光的心态胜过百种技巧和方法。案例故事:小“野马”的自主管理20xx年,我在特殊的情况下组建了这个特殊的班级。当时新生一年级我收了39个孩子,满怀激情地组建了这个班集体。那是一股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39张笑脸放飞了我美丽的梦想。于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然而,好景不过一周。当时,还允许留级,当13名留级生走进了这个教室时,我皱起了眉头,下意识的打量了他们:一身邋遢不堪,一脸玩世不恭,一副桀骜不驯,即使有太多的无奈我也接纳了他们,只因当时我还对他们存在那么一丝幻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可是,一个学期下来,他们没有多大的起色,天天跟这些孩子“过招”我心力交瘁,怎么才能驯服这些“野马”呢?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当我一筹莫展时,又有14个这样的孩子成了这个班的一员。这便是所谓的任务!似乎连发发牢骚的资格也没了。屈指数来,不包括转学来的8个,留级生竟然比新生还多出3人!每天为那些问题学生的事纠缠不休。难道就这样放弃这群孩子吗?不,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我用最快的速度成立了临时班委会,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然而,我更多的是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参与到班级工作里来,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班里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破罐子破摔。于是,我从组建小组着手,并对他们进行星级评价,每周一的班会上公布积分。66个孩子自由组合成了8个大组,人人有活干,事事有人做,66个孩子,66个班干,责任到人,孩子轮流值周,小组也是轮流值周。每到新学期的开始,孩子们都要在班级的“希望树”上写下本学期自己的愿望并上交一份自己的计划书。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可见,孩子们的自主化管理已见雏形。的确,“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主管理,我们在尝试中不断探索着。课堂教学中,我以导学案为抓手,一步一步摸索着向前走去。不久,问题就出现了。虽然我也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但课堂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整个活动都是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是无动于衷,课堂效率低。从中,我看不到合作成为学习的一种有效机制,学生也体验不到合作所带来的喜悦。小组合作只是个形式!审时度势,原来孩子们自由组合的小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于是,我毅然决定:打乱优、中、差,重新组合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另外,小组成员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内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孩子们自由组合。这样做,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和小组内弱势个体的发展,并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但是,要知道在下这个决定之前,我是如何的矛盾啊!说实在话,我真的不忍心拿那些优等生和学困生编在一起,他们毕竟都还是八九岁的孩子呀,自制力差,我担心会影响到他们。到时候别差的成绩没提上去,好的成绩又落下来——这是我最不想要的结果。有的家长也有此担心,给我打电话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兼任组长,我就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教育心理学中的“ABC”理论。B从A那里学到知识,再将它传授给C,得益最大的不是A,也不是C,而恰恰是B,所以,要让他们明白:帮助别人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我从内心渴望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所改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