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教育论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教育论文.docx

浅谈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教育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教育论文浅谈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教育论文2021-09-1819:00:01小编:admin关键词: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食品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借用基础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来源及对人体损害的作用与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以及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1],是云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食品科学类专业开设食品毒理学,使学生掌握毒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达到确保人类健康的目的[2]。教学过程中,食品毒理学是一门与医学科学紧密联系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毒理学实验是毒理学的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3]。然而食品质量安全专业与医学科学专业相差甚远,食品科学类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接触过活的实验动物(如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和兔子等),而大白鼠插管灌胃、小白鼠插管灌胃、小白鼠尾静脉和兔耳缘静脉注射等基本实验技能就更无从谈起。但如果没有这些技能作保证,诸如“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外源化学物半数致死量测定”等毒理学实验就无法开展。因此,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尝试,收效明显。1培养学习兴趣,调整课程结构由于食品毒理学(包括实验课)与食品贮藏、加工及检验等食品类传统课程有明显差异,且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学习困难较大,且部分学生认为该门课程与其今后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4]。同时,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特别是实验课程,经常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应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对食品毒理学,特别是其实验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对教师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在课堂上,通过列举新近国内外、特别是人们周围的一些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例,如“三聚氰胺”、“蒙牛OMP事件”、“氢化植物油安全性评估启动”等,进一步阐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毒理学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实验是食品毒理学的核心”三者的逻辑关系,从而强调了食品毒理学特别是毒理学实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课程讲授中,以“人与食品”这一相互关系为线索,适当穿插、普及一些医学常识,并通过音像、视频资料以及实地参观相关实验室,使学生了解实验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在毒理学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其学习主动性。同时,学院领导对该门课程也十分重视,对课时结构作了相应调整,课时数由以前的32课时调整为48课时,其中实验课时从9课时提高至15课时,内容也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设计性实验”过渡,从而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2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技能动物实验是毒理学最基本的实验,而进行动物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如实验动物的选择、分组、染毒方法以及生物材料的采集与制备等,是完成毒理学实验的根本保证。教师在指导实验时干预过多,学生的动手实验变成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实践教学极为不利[5]。因此,只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同学们实验技能,才能完成好毒理学课程实验[6-8]。而对食品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都掌握动物实验技能是不太现实的。因此,通过自愿报名和班级推荐,选出10名左右对动物实验感兴趣且动手能力强的骨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教师相关科研课题,专门对其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培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可基本掌握抓取动物的正确手法、动物染毒(如灌胃和注射)方法、生物材料的采集(如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等基本实验技能。正式实验时,再将这些同学分散到各小组,带领和指导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实践教学的改进,尽管期间增加了师生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却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解决了部分教师科研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中很大一部分会涉及动物实验),也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可以说是师生共赢、教学科研共赢。3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实验项目传统的毒理学实验多数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按照实验讲义的内容及要求按部就班地操作,实验结果一目了然。但全部采用这种实验教学,一方面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对实践教学内容有必要进行调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调整后的实验内容安排上,由3个传统的验证性实验、1个应用型实验和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构成。验证性实验依旧为毒理学经典基础性实验:急性经口LD50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应用型实验为“家兔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及解救”;而综合设计性实验则是“不同外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