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念奴娇·过洞庭》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又遭到毁谤而罢官,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七月由桂林北归,一路泛湘江,过衡阳,登衡山祝融峰,自长沙经湘阴,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的“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念奴娇·过洞庭诗词赏析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临近中秋时节,洞庭、青草二湖,不见一点风的颜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湖水明净光洁,比喻、夸张、对比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澄澈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心迹喜双清”——杜甫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种美妙体验难以言说。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襟怀坦白,玉洁冰清,光明磊落,高洁的人格苏轼:“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鲍照:“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江总:“净心抱冰雪”王昌龄:“洛阳故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现实:遭贬,变得萧条冷落。——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拿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请天地间万物作宾客,陪我纵情豪饮!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作者此时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忘情地扣舷独啸,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不知今夕何夕”呼应前面的“近中秋”。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诗眼:表里俱澄澈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此首月夜泛洞庭作。写水光月光,上下澄澈,境极空阔。而胸襟之洒落,气概之轩昂,亦可于境中见之。“洞庭”两句,言湖中无风。“玉鉴”两句,言湖面之广。“素月”三句,言月光映水之美。“悠然”两句,收束上片,言泛舟之适。下片,写月下之感。“应念”三句,言中心之纯洁。“短发”两句,言夜深湖冷。“尽吸”三句,言湖上豪饮。末句,言湖上独啸。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唐圭璋《唐宋词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