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预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民医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预案.pdf

人民医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预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市人民医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预案为落实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工作,及时处置人员接种后可能发生的异常反应,做好接种人员医疗救治工作,制订本预案。一、组织机构(一)成立院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成员:***、***、***负责3个疫苗接种点(***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可疑异常反应病例处置、医疗救治等相关工作。(二)成立医疗救治队1.一组医生:***、***;护士:***、***2.二组医生:***、***;护士:***、***3.三组医生:***、***;护士:***、***4.四组医生:***、***;护士:***、***5.五组医生:***、***;护士:***、***二、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二)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接种地点和/或同一种疫苗、同一批号疫苗发生的2例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疑似异常反应事件。(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使用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三、常见异常反应的处置与医疗救治(一)全身性一般反应1.临床表现(1)少数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发热,6~12小时达高峰;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的时间比接种灭活疫苗稍晚,个别受种者可伴有轻型麻疹样症状。(2)少数受种者接种疫苗后,除出现发热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受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超过2~3天。2.处置原则(1)受种者发热在≤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2)受种者发热>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等情况,及时转诊至发热门诊。(二)局部一般反应1.临床表现(1)少数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mm,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2)接种疫苗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浸润,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3)部分受种者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未完全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2.处置原则(1)红肿直径和硬结<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2)红肿直径和硬结在15~30mm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先冷敷,出现硬结者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3)红肿和硬结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及时对症处置。(三)接种异常反应大都为过敏反应,对较为轻微的全身性一般反应和接种局部的一般反应,一般进行抗过敏治疗即可;对接种后现场留观期间出现的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甚至休克,立即组织紧急抢救;如病情较重,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组织全市会诊或转诊。四、药品与设备120急救中心与急诊医学科配备相关抢救药品与抢救设备,包括肾上腺素、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氯雷他啶、气管插管包、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供氧设备等。五、绿色通道管理发生接种异常患者由120接入院后,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由急诊医学科接诊,先诊疗后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