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匆匆教学设计匆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匆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匆匆教学设计1从读书到工作,从参加活动到评比表彰,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少次填表的时候。其中,总少不了“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属于“个人简介”内容的基本信息的填写。我想:正是有了这些基本的信息,才让我们每个人得以区分,也让他人对我们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有十多年了,对一节好的语文课的评价问题,特别是伴随着近十年的课程改革的推进,似乎又到了一个“乱花渐入迷人眼”的境地。我想,能否来些简单思维,借用“个人简介”的基本要素对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作一些形象描述呢?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评价标准与尺度确实很多。为何不容易看清楚?可能还是对它的一些基本信息把握不准。我想,我们有必要对语文阅读课“好课”的“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个人简介”的基本要素作一些分析与思考。姓名可以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代号,它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区分标致,对于认识一节语文阅读课的“姓名”,我认为就是看这堂课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正确、合理;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必须上得要有语文味,要把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体现学科的特点,若达不到可能就失去了对这节课的“性别”把握,这是路径的选择问题;那语文阅读课好课的“年龄”标准又如何解读呢?我认为,那就是课的内容与方法都不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学习心理相失衡,这既是学生的年龄,更是好课的“年龄”标准;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我们一般用好与不好来区分,而对于课的“健康状况”,我觉得,宜用是否“有效”来判断,即学生是否获得,是否有所发展。弄清楚了一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也就对这个人有了基本认识,而理清楚并达成了一堂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内容方法、有效性”等,我想,那一定算得上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朱自清先生作于1922年3月28日的美文《匆匆》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以六百余字的精微之笔,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他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在彷徨和迷惘中又不失奋进的复杂心情。匆匆教学设计2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品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通过上节课的品读,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感伤而不失奋进的情感,他精美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还记得文章开头那段优美的语言吗?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轻声背一背吧。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提出了一个令作者困惑的问题,那就是——3、全文短短600多字,一共提出了11个问题。11问,有六个都集中在第四段。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感受他那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吧!4、日子是怎样匆匆流逝的呢?今天,我们面对朱自清先生的文字,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品读二、三自然段,体验情感。1、请大家默读课文二、三段,边读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或特别喜爱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可以在旁边作上简单的批注。2、交流第二段:(1)抓“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里”,结合文字表现的画面体会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声无息,作者为虚度光阴而“头涔涔而泪潸潸”了。(2)抓“八千多日子”联系生活体会生命有限,作者为作为不多而“头涔涔而泪潸潸”了。(3)指导朗读。读出他复杂的情感,读出他的内心。(4)教师小结:朱自清把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一滴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无形的时间!当朱自清再细细打量自己过的每一天,日子又是怎样从他手中溜去的呢?3、教师引读、学生配合读第三段。(1)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了时间的样子了。它像什么啊?为什么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呢?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呢?(2)抓“于是……”那一句话体会作者抓住生活细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具体描写的写法。(3)抓“挪移、跨、飞、溜”等动作的描写体会作者赋予时间生命,“化无形为有形”的表达方法。(4)指导朗读。(5)指导仿写、交流。三、再读第四自然段,升华情感。1、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作者对未来的态度。2、了解朱自清24岁前后的经历及其生命价值,体会其自责、苛求,珍爱生命、立志奋进的复杂情感。3、朗读4、5自然段,读出心声。四、总结全文:时光一去不复返,人生一去不复返。我们的日子留下了什么痕迹呢?我们的人生又该留下怎样的痕迹呢?我们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这,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回答!匆匆教学设计3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请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二、自读自悟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⑴把课文读正确。⑵学会六个生字。⑶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⑷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