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88练)(含解析).docx
上传人:子安****吖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届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88练)(含解析).docx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288练)(含解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88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将人与书相并而论,早在汉代扬雄就有“书为心画”之语,并由此推断,书家的人品、学养、情怀等内在因素,会直接影响他们书法品格的高低。这一论断开启了“论书及人”的先河。其后,唐代柳公权“心正则笔正”一语更是将二者的内在关系进一步强化。但柳氏此言一出,该话题便被暂时搁置,这其中是何缘由呢?柳公权身处唐末五代的战乱时期,人们颠沛流离,儒家的道统思想早已被该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抛之脑后。试想,儒家道统领域的书品与人品又有谁会关注?北宋时期,儒学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潮。在儒家看来,书法同其它艺事诸如诗、文、赋、画等一样,为“英杰之余事”,是“雕虫小技”,“无益国家”,不能作为一个人毕生追求的目标。欧阳修是宋代新儒学的倡导者,儒家道统观念自然而然渗透到他的书学思想中来。他曾一度感慨书家人格修养的缺失:“而今人不然,至或弃百事,敝精疲力,以学书为事业,用此终老而穷年者,是真可笑也。”在他看来,士人倘若“或弃百事”“但务于书”,是一种不太睿智的做法。基于北宋儒学的复兴,士人对书家的人品与书品双重珍爱,且尤重人品。因此,颜真卿忠烈严正的人格形象,以及筋骨独具的书法风格可谓珠联璧合,顿时在宋代书坛走红,成为士大夫心目中“书如其人”说的最佳典范,进而萌生了北宋书学中的“以人论书”观念。士人基于对颜真卿等人人格魅力的格外钦佩,于是更加珍视他们的书法作品,或者说,即便他们的书法造诣不是很高,也能在书坛享有崇高的地位。苏轼将书品与人品关系的论述推向了更广泛、更细微的理论层面。他认为通过发乎外端的人的容貌、言行,可直观到人的品质高下,进而类推到由具体的书作便可以观书者心象。苏轼再次直接肯定了“书如其人”的观点,在他看来,书法的价值并不单单取决于作品字形的美丑,或者书家技艺的高低,更取决于书法作品内在的意趣、格调,是书家道德学问、人品素质在书作中的全面渗透。倘若书家丧失了这一核心因素,其书则“虽工不贵也”。黄庭坚同样坚守着人格主义论书观,但他将“人”加以推衍,在书家人格、品操的基础上,又将书者的胸次、学养与书品相互观照。黄庭坚通过自己尚“韵”的书学观念来阐发“以人论书”的书学思想,而这里的“人”的概念已超越了单纯的品格标准。我们知道,书法最忌——“俗”字。在黄庭坚看来,“韵病”与“韵胜”是书法“俗”与“不俗”的表现,书法能否以“韵”胜,自然以“脱俗”为先,而如何脱俗,则强调人格与学养的修炼、艺术与人格的统一。另外,北宋书家在书法的品评中经常将形容人的外观以及品格风神的词汇借用来比喻书法,进而开启了“以人喻书”的品评思潮。苏轼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一文中指出“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将书法的书体形象“人性化”。这种“以人喻书”的方式,应该说是“以人论书”观念的自然延伸。(摘编自陈培站《颜真卿与北宋书坛的“以人论书”风尚》,有删改)材料二:“清心寡欲,字也精神”。诸如此类之言广见于先贤的书论、诗词之中,王右军书法平和简净、遒劲天成,清人李瑞清颇为自信地认为:“学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决非胸怀卑污者而书能佳,此可亦断言也。”唐代颜真卿行书用笔凝重敦厚,点画沉着劲健,结字丰腴开朗,朱长文说:“颜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临大节而不奇也。”相反,历史上一些行为不端,品格不正或在个人人生实践中有偏差、错误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艺术水平很高,却颇受指责。元代书法家赵孟類,因身为赵宋皇家子弟,宋亡后仕元,认贼作父,其书作虽有“仪凤冲霄、祥云捧日,上下五千年,举无其匹”之誉,但也微辞不少,是因为赵孟頫“心术坏而随之也”。书法艺术风格受人的性格、气质及时代的影响,而艺术水平的优劣高下,则取决于多种因素。书法家学识、阅历,其它艺术门类诸如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修养,书法家书写时的环境、情感、笔墨纸张性能相适应的程度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含情调于纸上,才得以穷变态于笔端。黄山谷晚年“居开元寺之怡偲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环境的影响使黄氏大草臻于其妙。除此以外,笔墨还受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产生于盛唐时期的颜真卿书法,风格独具,统领风骚,这当然是与颜真卿正直、宽厚、忠诚的气质性格分不开的,也和当时安定的社会政治形势、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崇尚丰腴肥美的审美风尚有很大的关系。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比肩二王,齐名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为元代书坛主坫之人,他艺术水平最高的行楷书,用笔精巧,纤浓合度,点画肉不没骨、筋不外透,结字婀娜茂密,通篇温润闲雅,虽乏雄浑之气,却也极尽秀柔之美。如果因其人没有骨气、宋亡仕元而否定其书,那是不公正的。(摘编自庄桂森《浅析书法艺术欣赏中的“以人论书”》,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