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ocx

中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选择题1.(2017江苏南京)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漏斗、量筒不能加热,属于不可加热仪器,A、B错误;试管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正确;烧杯直接用火加热时会炸裂,所以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D错误。2.(2017十堰)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漏斗C.烧杯D.玻璃棒【答案】C【解析】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也不能作反应器;漏斗用于过滤、注入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器;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玻璃棒可以蘸取少量液体、转移液体、搅拌、引流作用。故选C。3.(2017昆明)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A.B.C.D.【答案】A.【解析】解: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4.(2017湖南省邵阳市)在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答案】C【解析】A项,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可能会造成液体喷溅伤人,但不会造成试管破裂。B项,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容易造成液体喷出试管,不会造成试管破裂。C项,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可能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D项,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正确做法是,先用酒精灯的外焰均匀加热,然后再固定在药品位置加热,不会造成食管破裂。5.(2017甘肃省武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人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细节。为防止失火,不能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A错;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在点燃氢气前要进行验纯,B对;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为防止污染是不能清洗的,C错;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以防止液体因局部沸腾造成外溅,D错。【知识点】实验基本操作细节的有关知识。6.(2017四川泸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B.用镊子取用二氧化锰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D.实验室模拟炼铁时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仪器的使用。A.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不仅不能加快其过滤,反而把沉淀的又搅拌起来影响过滤速度,故错误;B.镊子用来取用块状固体,二氧化锰属于粉末用药匙取用而不应该用镊子,故错误;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当倾倒液体接近所量取的刻度时,要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故正确;D.实验室模拟炼铁时,CO要“早出晚归”,洒精喷灯要“迟到早退”。实验开始先通入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后要继续通入CO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氧化,故错误。7.(2017辽宁省沈阳)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及其注意事项、易燃易爆物知识。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会引发火灾或爆炸,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该选项错误;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有的药品有毒或有腐蚀性,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该选项错误;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会引起失火,引起安全事故,所以该选项错误;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不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该选项正确。8.(2017山东省临沂市)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品的储存方法。A.氢氧化钠易潮解,并且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B.硝酸银见光会分解,储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可以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应密封保存;D.氨水具有挥发性,应密封保存,不能保存在烧杯中。9.(2017苏州)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