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oc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玻璃仪器的洗涤(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2)标准:洗净的标准是:内壁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3)常见污染的洗涤:①容器内壁附有油污,可用热纯碱溶液或NaOH溶液洗刷。②容器内壁附有“银镜”或“铜镜”,可注入稀硝酸经微热使银或铜溶解。④容器内壁附着难溶碳酸盐或氢氧化物(如CaCO3、Fe(OH)3),可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使其溶解。1.药品的取用取用药品固体液体粉状块状定量少量多量定量使用仪器药匙镊子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直接倾倒量筒滴定管4.加热常见给物质加热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1)直接加热;(2)隔石棉网加热;(3)水浴加热。(对某些温度不超过100℃的实验(如测定溶解度等),则要求用水浴来加热,这是为了使受热均匀且便于控制反应的温度。)2.物质的溶解(1)固体物质一般在试管或烧杯中进行,块状固体要研细,加水后搅拌,振荡或加热等措施。(2)气体物质溶解时,根据溶解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l2,H2S,SO2,CO2等)将导气管直插水中;极易溶解于水的气体(如HCl,NH3等)应将导气管靠近液面或导管口连一个倒扣的漏斗,并使漏斗边缘刚好贴靠液面。(3)液体物质溶解时应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边加边搅拌(如硝硫混酸的配制应将浓H2SO4倒入浓HNO3中)。4.气密性检验凡是有导气的实验装置,装配好后均需要检查气密性,且在放入药品之前检查。原理:使装置形成一个密闭体系,再使体系内气体产生压强变化,根据表现出来的某种现象去判断。常用方法:(1)微热法:如图检查烧瓶气密性。双手(或热毛巾)捂住容器使气体受热膨胀,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现象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2)液差法:适用于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关闭止水夹,从漏斗中加水,使内部气体密封一部分,观察形成的液面高度差是否变化判断装置的气密性。(3).抽气或吹气法:(4)整套的方法:若要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为形成一定的气压差,产生明显的现象,可用酒精灯对装置中某个可加热的容器微热,观察插入液体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从而判断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5.试纸的使用常见试纸有:石蕊试纸、pH试纸、品红试纸、KI淀粉试纸等。使用方法:(1)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2)检验气体: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安全常识(1)防倒流(倒吸):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底部要略高于管口,如实验室制O2、NH3等。加热液体时试管要向上倾斜,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2)防爆炸(炸裂):点燃可燃气体(如H2、CO、CH4、C2H4)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因此①试管加热时先要预热,②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3)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4)防污染:①已取出的未用完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瓶(块状固体、钠、钾等除外);②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伸入瓶内,不接触试管壁(向Fe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除外);③取用试剂时试剂瓶盖倒放于桌面上;④药匙和胶头滴管尽可能专用(或洗净、擦干后再取其他药品);⑤废液及时处理;⑥凡有污染性气体(如Cl2、SO2、CO、NOx等)产生的均需对尾气进行吸收或处理。6、以CO2制备分析仪器连接及气密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