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地藏经方便法门工作开展情况地藏经方便法门2022-03-2914:00:01小编:admin这个法门就是一方面详尽描述地狱恶趣中,种种残酷、悲惨、苦痛,令作恶众生大起怖畏之心,以思急速止恶出离;另一方面,又大讲人天种种胜妙之乐,以诱导之,令其奔向光明,开始动心起念,要求行善。这和我平日所说的一样:载重爬坡上山的列车,光靠一节车头拉,是上不去的,得至少两节车头,一个在上面拉——向往奔向光明;一个在后面推——怖畏出离黑暗。说到此,有些分析佛法的朋友可能会问:就算地狱之苦不虚,但人天受乐本是外道所求,在佛法中把升天列为“八难”(八种灾难——地狱难、畜生难、饿鬼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边远地难、长寿天难、值佛前佛后难)之一,这样讲,如法吗?不用担心,保证如法!如来示现解脱心路,于太子未出家时,未提一切解脱之道,即以“出四门”(见生老病死等苦及出家乐)因缘而兴叹曰:“云何众生不知怖畏?”可见,“知怖畏”是解脱最原始的动力。至于“升天受乐”一节,大乘大般涅盘经·婴儿行品中说:“若有众生,欲造众恶,如来为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端正自恣,于妙宫殿受五欲乐,六根所对,无非是乐。众生闻有如是乐故,止不为恶,勤作三十三天善业。实是生死,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度众生,方便说言常乐我净。”岂止“升天之乐”,就算声闻、缘觉二乘之法,也只不过是“方便法门”而已。同经同品又说:“若有众生厌生死时,如来则为说于二乘。然实无有二乘之实。以二乘故,知生死过,见涅盘乐。”这个道理在妙法莲华经的第二、三、四、五品中讲得更详细清楚,此处就不再赘述。其实,就连大乘菩萨道的度众,也还是“方便法门”而已。金刚经说,先要发愿灭度一切众生,等“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以后,才见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陀这么作,难道不算欺诓、妄语吗?不算。为什么呢?次第接引勿堕恶道譬如在楼上楼下之间搭盖楼梯,为的是让人方便上楼,虽然每一阶楼梯,连最后一阶在内,都不是楼上,但没有楼梯,谁也别想上楼。这楼梯好比修行的次第,腿力强的,少盖几阶也上得去;腿脚有问题的,就得多搭许多阶。阶数多了的楼梯,就非得打拐弯不行了。佛陀悉知一切众生心行障碍,又悉知一切归途次第,为下劣众生搭盖的楼梯台阶,不能不多几阶,因此,有时会转折几次,否则谁也爬不上来。这一些方便设施,只为让众生速登“一真地”——唯一真实境地(觉悟最高真理)。故无颠倒虚妄,亦无欺诓错谬,唯属真实慈悲!对于世间豪贵者,如国王等,本已具初地或地前菩萨位,则要求他们:一、于“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二、恭敬供养三宝及佛像塔庙;三、所受福德用以“布施福利,回向法界”;四、劝人同事;五、以大慈心布施福利老病产妇;最后发回向心,成佛道。(第十品)对于善男子善女人,本经除了诱之以人天福报,更惧之以福尽还堕、旋出旋入,以为警惕,再要求他们造像建塔,广宣地藏菩萨功德,以增善根,以度恶人。最后要求依经修行,“毕竟出离苦海,证涅盘乐。”(第十一品)另外在第十二品中,也要求善男子善女人要:“渐修无上,勿令退失。”对于鬼神,由于阎罗天子及诸鬼王,早已列入菩萨之阶位,本经中只向他们解释,为何以地藏之大愿力及大威神力,至今犹未能灭度恶业众生。其理由即是前所提及:“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第八品)佛陀对一切菩萨于度众时的第一条要求就是:“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本经第十三品),这个观点在华严经也再三强调。如华严经·净行品中说:“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同经世主妙严品中道:“得令一切众生,离恶道解脱门。”同经十回向品有:“不令众生堕于地狱。”可见本经的基本精神和大乘菩萨道“自觉觉人、自度度他”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至于一般鬼神,则敕教他们听命于天王鬼王,对各种众生各依其善恶之业,或护或伤,或佑或惩。心外并无一法可得,若论究竟,鬼神不外是我们“虚妄心”的外现(对外投影)而已,故法宝坛经·第三品云:“虚妄是鬼神”。因此可见,此经的深意,是在虚妄心未曾彻底降伏之前,亦可利用众生的虚妄,来护持善根,诃责恶念罪行。这对大乘修行人而言,又是一个“自觉觉人、自度度他”的方便法门。对于作恶之人,其罪业果报必下恶趣,乃至无间,若能一时观佛相好,即使观佛泥塑木雕之像,或临命终前,因大怖畏而念佛名号,乃至闻本经一偈一句,皆有息止恶念、回一念善之助力,由此重罪转轻。何以故?法宝坛经·第六品上说:“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思量善事化为天堂。”由于作恶之人,尽是福薄善浅之辈,此一辈人以浅薄故,必定心量狭劣,以狭劣故,总在逼迫无暇之中。逼迫无暇者,哪有心思去看长远的因缘果报,更不可能发什么菩提大愿。除了随顺其伤毁心、猜疑心,为说地狱之苦来使他们怖畏,而思舍离黑暗罪恶,另外只能以眼前可见的光明,即使是泥塑木雕的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