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7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第17讲│考点精讲一、炼字题1.设问方式:①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分析。②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表达效果。③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④某诗的诗眼是什么?⑤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第17讲│技巧点拨4.示例: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解题思路:①“闹”字用拟人和通感手法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②花本来没有声音,这里用拟人手法描摹的有了声音,生动地描绘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蝶缠蜂绕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美好感受,突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③通过该字表达了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闹”字用拟人和通感手法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花开本来没有声音,这里用拟人手法描摹的有了声音,展现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突出了春天美丽而有生气的特征,表现了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二、叠字题1.设问方式:某某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思路点拨:①解释词语含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景(物)。②富有音乐、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答题模式: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景(物),使诗歌富有音韵、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4.示例: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葱葱”是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的意思;“靡靡”形容草密。“葱葱”“靡靡”写出春雨过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三、鉴赏诗眼型1.设问方式:①简析某字在诗中的作用。②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③第几联中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④诗歌开篇用某字,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⑤这首词上片有一个字统摄了下片的内容,这个字是哪一个字?为什么?2.思路点拨: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3.答题模式:(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4.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四、鉴赏诗歌语言风格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③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2.思路点拨:①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答题模式:此诗语言特点是______(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______(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表现了_________之情。4.示例: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解题思路:①这首诗清新自然,口语化。②“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③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