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doc

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摘要:民办应用型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面临的生存考验愈加严峻,怎样办出特色、凸显优势,是民办高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以校企协同创新为视角,分析了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指出这些高校必须从加强实践技能、优化校企协同创新入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有所突破,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民办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创新;对策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43-02民办应用型高校是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该类高校以造就创新型和实践型的人才为根本目标,要想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众不同,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所谓“协同创新”,从协同学来说,是指多个独立组织所形成的目标趋同、运作配合、知识互补、收益共享的创新实践模式。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部门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和校地协同4种模式,其中,校企协同要求高校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课时比重,在明确企业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将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价。本文主要以校企协同为视角,对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一、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1.人才培养模式模糊辽宁省目前有民办应用型高校共10所。这些高校全部都是新建的本科院校,或是由以前的专科院校升格而成,这些民办高校受到原有办学定位的影响,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受到之前专科层次办学定位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当前模糊的办学定位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实际的考察论证,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必然处于一个模糊的阶段。这些民办本科院校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并不能详尽地解释应用型人才究竟是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就必然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2.民办应用型高校在校企协同方面存在很多困难以毕业生实习为例,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将实习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但是实际的实习效果并不好,其原因,首先是实践内容不系统,大多数实习内容都是参观考察,学生很少能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其次,实习老师责任心不强,大多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再次,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多建校历史短,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都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在联系协同单位方面就有很大的难度,再加上现有民办高校的师资非常有限,能够真正指导学生进行实习的“双师型”教师并不多。大多数学校只能要求学生自主实习,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的效果根本难以保证。一方面是高校找不到合适的协同单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也难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设置满足协同单位的要求。二、辽宁省民办应用型高校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校企协同进行人才培养是世界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和重要经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从各方面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民办高校,要想生存和发展,要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不强。辽宁省现有的10所民办应用型高校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普遍较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认识不统一、不一致多数民办应用型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学校认识不足、企业不积极参与的现象。随着高校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民办应用型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需要明确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应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部分高校的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没有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进行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时明显偏少。而且不少企业也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缺乏成熟的合作办学思想,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参与生产实践,不愿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导致校企合作办学往往停留在表面。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统一认识,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2.校企双方协同方式单一,且缺乏质量监控机制民办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办学在合作方式等方面缺乏深度,大多局限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方式上仍以封闭式培养为主,大多数民办应用型高校没有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缺乏与企业管理相匹配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在教学质量监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