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金融体系学习目的§1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功能§2银行机构§3非银行金融机构§4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课程导入危机中的金融体系第一节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功能一、认识金融体系二、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经历金融体系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节银行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五、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19本章重点和难点21思考题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共有1100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破产,信用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银行、证券的“混业经营”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1999年11月12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允许一些合格的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国民银行(即在联储注册的商业银行)的子公司从事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互相渗透,实现联合经营,同时对各州禁止保险公司涉足银行业活动的权力加以某种限制。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走过了一个“混—分”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实行混业经营,银行可以经营信托、证券等业务。自1992年下半年起,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进入了证券市场,扰乱了金融秩序。于是从1993年7月开始大力整顿金融秩序,并在1993年年底,正式提出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立法形式确立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1997年底,国务院进一步强调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经历(1)1948年—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1948年12月1日,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并逐步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银行。(2)1953年—1978年:“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其基本特征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功能于一身,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统收统支。(3)1979年—1983年9月改革初期。相继成立了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打破了“大一统”的格局。(4)1983年9月—1993年初具规模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1994年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它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5)1994年—至今。1994年国务院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建立了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下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新的金融机构体系目前仍处在完善过程之中。案例:中国金融体系如何走出困局?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中国金融体系的战略选择银行混业经营大势所趋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