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布光度测试报告解读7.CIE分类:灯具按光通量在上下空间分布的比例分为五类:直接型、半直接型、全漫射型(包括水平方向光线很少的直接—间接型)、半间接型和间接型。(1)直接型灯具(directlightingluminaire)此类灯具绝大部分光通量(90-100%)直接投照下方,所以灯具的光通量的利用率最高。(2)半直接型灯具(semi-directlightingluminaire)这类灯具大部分光通量(60-90%)射向下半球空间,少部分射向上方,射向上方的分量将减少照明环境所产生的阴影的硬度并改善其各表面的亮度比。(3)漫射型或直接—间接型灯具(diffusedlightingluminaire)灯具向上向下的光通量几乎相同(各占40%-60%)。最常见的是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其他各种形状漫射透光的封闭灯罩也有类似的配光。这种灯具将光线均匀地投向四面八方,因此光通利用率较低。(4)半间接灯具(semi-indirectlightingluminaire)灯具向下光通占10%-40%,它的向下分量往往只用来产生与天棚相称的亮度,此分量过多或分配不适当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眩光等一些缺陷。上面敞口的半透明罩属于这一类。它们主要作为建筑装饰照明,由于大部分光线投向顶棚和上部墙面,增加了室内的间接光,光线更为柔和宜人。(5)间接灯具(indirectlightingluminaire))灯具的小部分光通(10%以下)向下。设计得好时,全部天棚成为一个照明光源,达到柔和无阴影的照明效果,由于灯具向下光通很少,只要布置合理,直接眩光与反射眩光都很小。此类灯具的光通利用率比前面四种都低。8上射光通:γ90~180°范围内的总光通量。9.下射光通:γ0~90°范围内的总光通量。10.S/MH:照度均匀效果最好时的距高比。11.ηUP,DN:上下光通比例。12.配光曲线:光束角:指于垂直光束中心线之一平面上,光度等于50%最大光度的二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光束角反应在被照墙面上就是光斑大小和光强。同样的光源若应用在不同角度的反射器中,光束角越大,中心光强越小,光斑越大。应用在间接照明原理也一样,光束角越小,环境光强就越小,散射效果就越差。一般而言,窄光束:光束角<20度;中等光束:光束角20~40度,宽光束:光束角>40度13.空间等照度曲线照度:从同一方向看,在给定方向上的任何表面的每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光照强度(光度)。照度(Luminosity)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ux,lx),即1m/m2。1勒克斯等于1流明(lumen,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于1m2面积上的光照度。照度是以垂直面所接受的光通量为标准,若倾斜照射则照度下降。14.设置参数:C角度:灯具自身旋转角度。Γ角度:探测光线与灯具中心轴的夹角。C角度间隔:灯具旋转一定角度,探头对灯具扫描一圈,间隔越小,扫描的次数越多,测试越精确,同时耗时也最长。Γ角度间隔:探头运行过程中,每隔一定角度,采集一个数据,此角度即为Γ角度间隔。测试距离:测试方式有两种:近场,远场。近场测试距离为1.121m;远场测试距离为26m。:15.环带光通量:各光束间隔范围内的光通量。第3,4页16.利用系数利用系数值应按墙壁和顶棚的反射系数及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来确定。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用一个“室空间比”(roomcabinrate,缩写为RCR)的参数来表征。一个房间按受照的情况下不同,可分为三个空间:最上面为顶棚空间,工作面以下为地板空间,中间部分则称为室空间。对于装设吸顶灯或嵌入式灯具的房间,没有顶棚空间;而工作面为地面的房间,则无地板空间。室空间比RCR=5hRC(l+b)/lb:公式中hRC,代表室空间高度;l,代表房间的长度;b,代表房间的宽度。根据墙壁、顶棚的反射系数(参看表8-1)及室空间比RCR,就可以从相应的灯具利用系数表中查出其利用系数。利用系数=(直接照射光通+间接照射光通)/灯具总光通。17.灯具概算曲线使给定环境达到100lx照度需要多少个灯。18.UGR度量室内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造成不舒适感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其量值可按规定计算条件用CIE统一眩光值公式计算。原工业和民用照明设计标准规定室内一般照明的直接眩光,是根据亮度限制曲线进行限制的,这种限制方法只是针对单个灯具的眩光,并不能表征室内所有灯具产生的总的眩光效应。因此,CIE在综合各国眩光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眩光值(UGR)的计算公式。适用于简单的立方体形房间的一般照明设计,灯具均匀等间距布置,灯具为双对称配光,观测位置一般在纵向和横向墙的中点,视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