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司主要从事室外景观、道路等照明工程设计、施工,属于建筑安装行业中的照明设备安装行业。该行业一是对存量建筑物周围景观、及道路的照明设备的定期维护翻修,二是对新增建筑物周围景观、道路的照明设备的新设。以下对照明设备安装行业为分析主体进行具体分析。行业概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灯光艺术大放光芒之后,中国城市亮化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催熟了照明这个新生行当,近几年,中央出台数万亿元投资计划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建设等消费需求,催生了对城市亮化工程的大量需求,紧接着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之后,大放异彩的照明工程强化了政府对亮化工程的重视,各城市纷纷加大建设力度。2010年末,全国657个城市共有道路照明灯约1774万盏,“十一五”期间净增道路照明灯567万盏;从目前各地竣工、在建和规划的城市照明工程中看到,国内大型的亮化工程已经形成了“中心辐射,星火燎原”的发展态势,以北京、上海、广州为轴心,辐射到东、中、西部,各大省市。北京、上海、广州是这一轮亮化工程火热的策源地。北京奥运会中,鸟巢及水立方首先吊足了胃口,在奥运后还成为北京的重要夜景景点;而上海世博照明也在这座国际都市的夜景中展现出东情西韵交融的一面;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开幕、落幕,则将珠江两岸的旖旎夜色画卷展现在世界面前。在鸟巢、中国馆、水立方的感召下,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亮化工程的投入。在东部地区,上海苏州河沿岸、浙江定海海滨公园、汕头城市照明等一批全国性重点照明工程相继完工,各地政府投入上亿资金打造城市夜景。在中西部地区,哈尔滨“大冬会”、郑州郑开大道也是亮化工程的重点,而重庆市投入3000万将江北商圈打造成城市夜景招牌、陕西3800万照亮西临高速、桂林也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投入1600万元改善城市照明系统也是亮化工程中的大手笔。以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推进,将大城市的美化效果传递到小城市,从重点突破到遍地开花,中国版图上的亮化工程将逐渐形成星星之火,点亮神州大地的趋势。行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上游行业分析照明产品行业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照明电器生产国。截止2011年6月,我国照明器具制造工业销售产值达1221.84亿元。2011年1—7月,全国灯具及照明装置产量达13.63亿套(台、个),累计同比增长10.09%;2011年1—7月全国点光源产量达115.17亿只,累计同比增长3.96%,我国照明灯具行业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是照明行业五大产区,五省市的企业数量达到业内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国是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HYPERLINK"http://www.zm-china.cn"\t"_blank"HYPERLINK"http://www.zm-china.cn"\t"_blank"节能灯、白炽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10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分别为38.5亿只和10.7亿只。据测算,HYPERLINK"http://www.zm-china.cn"\t"_blank"中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左右,采用HYPERLINK"http://www.zm-china.cn"\t"_blank"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HYPERLINK"http://www.zm-china.cn"\t"_blank"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未来照明行业将以节能减排为主流,节能减排照明产品将逐渐替代原始照明产品,下游照明设备安装行业所安装设备将逐步升级为节能减排照明产品。下游需求分析来自道路的需求分析过去,传统路灯以高压钠灯或水银灯等照明为主,但因为传统灯源容易产生光衰现象、耗电量大、寿命短等缺点,已不符合全球所提出的绿色能源理想政策。因此,在各国节能减排政策之下,再加上LED光源的发光效率快速提升,整灯的光效最高超过100-130Lm/W,应用光效也已经超过50Lm/W,在道路上的应用面已出现商机,LED光源便很快的被应用在路灯工程上。从过去计划推展的“十城万盏”也扩大到“五十城两百万盏”逐步对于LED路灯的采用。不过,中国的路灯市场虽然已被LED产业列为一级推广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LED路灯内需市场,但LED路灯普及之路尚有一段时日要走。一般来说,LED路灯属于大型的照明灯具,在大规模的推广之前,需长时间的实际测试外,更需要订定完善可行性的标准,从2009年到2011年政策所安装的示范性LED路灯,也差不多到了可以检视成果的时候,若成果及效益能够达水准,在2012年中国政府将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