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DOC).doc
上传人:山柳****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DOC).doc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时间3月1日地点阅览室参与人员黄清艳左聪聪夏新丽主题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过程记录黄清艳对本单元进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我学会了吗。其中有余数的除法是从平均分东西有剩余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本单元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除法和学会了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巩固表内除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的,整除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学好有余数的除法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聪聪进行学情分析之前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会算整除的除法竖式。夏新丽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共同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记录人:黄清艳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时间3月15日地点阅览室参与人员黄清艳左聪聪夏新丽主题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过程记录一、黄清艳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估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二、左二、夏新丽进行学情分析之前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数的概念,会读写百以内的读写。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次的飞跃。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像,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三、聪聪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品算整百、整千数的中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活动。记录人:左聪聪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时间3月29日地点阅览室参与人员黄清艳左聪聪夏新丽主题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过程记录夏新丽进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动性,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活动的教学不能称其为测量的教学。基于这种考虑,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许多活动,可以说本单元的内容是以活动展开的,其目的就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认识中测量课本,分米的认识中的测量书桌,以及通过具体的活动感受1千米等等。左聪聪进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