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村乞巧文化的发展.docx
上传人:觅松****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的发展.docx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的发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州珠村乞巧文化的发展广州珠村乞巧文化的发展导语:即使到了现代广州珠村的乞巧节依然十分热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广州珠村乞巧文化的现状珠村,又名朱紫之乡,朱衣耀映,紫气辉腾。这是一条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生态环境优美,村环水、水环村,村落景致丽质天成。在珠村,你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有声有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团结协作的龙舟竞渡、唱得宛转悠扬的粤曲、舞得风生水起的狮子,更吸引人的当然是乞巧文化节。珠村的乞巧习俗很早就有,相传是当地的先民南迁时带过来的,从此就在珠村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一)珠村的乞巧文化据《花县志》(四卷清光绪十六年刻本)关于乞巧节是这样描写:“七日,士族曝书帙、衣服。其夕,女儿陈花果于空阶祀天孙。置蜘蛛盒中,次早观其结网疏密,又用彩缕背手穿针观过否,谓之‘乞巧’。”清代诗人汪伦也在《羊城七夕竹枝词》中描述过广州的七夕盛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清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以前珠村的乞巧活动是很讲究的,乞巧活动的主体是未婚的女孩子,她们被称为“乞巧”;还有一些是外嫁的女子,她们则回到娘家的祠堂谢巧;而村里的男人主要参与一些奏乐、搭建等妇女干不了的粗重活,男人在乞巧中的工作是辅助性的。在珠村,有着一大批沉醉于乞巧的“乞巧婆婆”、“乞巧妈妈”和“乞巧女儿”,她们心灵手巧、能编善织、能描善绣。到乞巧节那天,每个七娘台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几百件工艺品,有珠片牌坊、各色花卉、四大美人、牛郎织女、龙舟竞渡、田园生活……各种绒绣、珠绣、丝绣作品美轮美奂,演绎着各种人文故事和历史传奇,也表达着美好的生活理想。乞巧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曾经感染了珠村“巧男”们。1948~1953年期间,珠村的“巧男”们就曾经动手制作过微型工艺品,待到乞巧节期间,推出别出心裁的“摆牛郎”。他们用泥塑捏成牛身,用香蕉制成牛角,并制作了一些拜牛郎的工艺品,为珠村乞巧文化注入了更多的内容和活力。目前,珠村的乞巧文化已经传播到了整个广州地区,成为广州的乞巧文化节,从05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广州乞巧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以“传承历史,演绎现代”为主题,有传统民俗活动“扎乞巧”、“摆七娘”、“拜七娘”等,有体现现代时尚的“乞巧女儿形象大赛”、乞巧创意大赛、乞巧作品展览等。人们通过无限创意,运用手边的各种材料,构思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手工艺术品,以表达对美好姻缘的期盼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同时,融宣传推介、挖掘保护与文化交流为一体,展示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以这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传承和创新演绎,展现了现代广州人的独特风格和魅力。(二)珠村乞巧文化节的发展脉络由于历史原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珠村大型的乞巧节活动曾停止过,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妇女在自己家里私下“摆七娘”。直至1998年珠村才恢复,以集体的方式在祠堂开展乞巧节活动,大家同喜同乐共庆祝。之后几年,珠村乞巧节越办越大,更具规模与特色,2001年向媒体公开宣传后,省内外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报道。到了2005年珠村乞巧节被提升为“广州乞巧文化节”,而且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广州乞巧文化节”逐渐成为广州的一项民俗品牌活动。2005年,珠村为方便乞巧文化的交流和展示建了一个七夕文化广场。“2005广州乞巧文化节”组委会从众多作品中选出了广州市乞巧文化节标志,在2006年11月,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乞巧”文化品牌商标,“乞巧文化”注册商标主体由垂直的银针和飘逸的红线构成抽象的汉字“巧”字,以传统针钱活来体现心灵手巧和乞巧文化。2007年的广州乞巧文化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开幕仪式、摆七娘、拜七娘、七娘戏、天河区十大和谐家庭评选、乞巧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会、乞巧文化研讨会、乞巧女儿形象大赛暨闭幕式、广州乞巧展览会等。近几年来,珠村乞巧民俗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小孩子学习乞巧工艺、举办乞巧大赛、拟建工艺品展览馆……在传承和教育方面,2004年,乞巧手工艺制作就作为珠村小学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小学课程。2005年,珠村小学与珠吉街办事处合作开发教材《我们的乞巧》后,于2006年正式在课堂中使用。2007年的乞巧文化节期间,天河区的所有小学美术老师都来到珠村接受培训,天河区也正筹备在全区的小学推行乞巧手工课。二、珠村乞巧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广州乞巧文化节搞得有声有色,但是珠村的乞巧文化在现在和未来的传承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如何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传统的乞巧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一)乞巧文化在年轻人中慢慢被淡化珠村民俗文化乞巧节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里的传承发展仍有一定的文化向心力,但需要不断去培植与增强。作为传统文化节日乞巧节在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心目中有一定的认同感,愿意支持乞巧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