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7).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7).doc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7).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答疑材料第一项、选择题库1、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主要是(B)A、滞胀B、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矛盾C、市场机制的缺陷D、经济全球化2、确立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国际金融体制是(A)A.布雷顿森林体系B.布雅尔塔体制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欧洲货币体系3、当今世界政治事务中起主要作用的几股力量的是(ABCE)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E、欧洲联盟4、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有(ACE)A、中国B、朝鲜C、印度D、巴基斯坦E、缅甸5、下列国家中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的是(ACD)A、美国B、英国C、墨西哥D、加拿大E、危地马拉6、标志第三世界崛起的事件有(ABD)A、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E、联合国组织的成立7、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D)A、同美国结盟B、同西欧、日本结盟C、同中国结盟D、不结盟8、战后最早出现的地区经济集团是(B)A.欧共体B.经济互助委员会C.东南亚联盟D.77国集团9、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B)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抛出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凯南8000字电报10、1946年3月,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的是(C)(4分)A.杜鲁门B.马歇尔C.丘吉尔D.戴高乐11、标志苏联采取进攻战略开始的事件是(C)A.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B.苏联入侵阿富汗C.苏联把导弹运进古巴D.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12、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的历史条件是(ABCD)A.战败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经济崩溃B.战胜国英国、法国遍体鳞伤C.美国经济在战争中爆发D.苏联经济遭到严重破坏E.大批亚非拉国家仍受殖民统治13、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表现在(ABCDE)A.欧洲联盟的成立B.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E.中美洲共同市场的成立14、下列国家中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的是(ACD)A.美国B.英国C.墨西哥D.加拿大E.危地马拉15、1970年尼克松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原则是(ACD)A、实力地位B、人权外交C、伙伴关系D、谈判时代E、经济安全16、资本主义阵营分化和瓦解表现在(ACD)A、戴高乐主义B、波匈事件C、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计划D、新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17、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历史标志是(B)A、安哥拉独立B.、纳米比亚独立C、津巴布韦D、末桑比克独立18、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是(ABCD)A、整体性B.联系性C.不平等性D.运动性19、标志第三世界崛起的事件有(ABD)A.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E.联合国组织的成立20、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ADE)A.纳赛尔B.周恩来C.萨达特D.尼赫鲁E.铁托21、谋求人类共同发展的繁荣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是(D)A.南南合作B.南北对话C.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维护国际和平环境22、提出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三无世界的是(B)A.斯大林B.勃列日涅夫C.赫鲁晓夫D.格尔巴乔夫第二项、简答题题库一、什么是时代?列宁提出的划分时代的依据是什么?所谓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它包含时空内容和阶级内容。从时间上说,他不是指世界历史发展的某个短暂时期,而是指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从空间上说,它不是以个别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为依据,而是以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为依据;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内容。列宁认为,划分时代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要弄清楚“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而确定哪个阶级是时代的中心必须不以力量强弱、不以新兴阶级的孤立活动、不以新兴阶级的暂时挫折所左右。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954年6月,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为内容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与意义(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面总结概括了当代国际间关系与交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本身五个原则相互联系,以“相互尊重主权”为出发点,引申出各项原则;又以“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作为总目标,以其他原则为保障,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相互补充发展,具备了比单一原则更丰富全面的内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