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吃****春晓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1.下列关于中国茶道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茶道是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B.茶道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C.在中国,茶道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另一类是“清饮”。D.“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2.下列对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它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B.“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是“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C.“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的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D.“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它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道真、情真、性真。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茶道更注重精神和人格,更有文化品位。B.陆羽《茶经》实例,是用来证明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的观点。C.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在于中国茶道有怡悦性,日本茶道强调“清寂”。D.中国茶道发源于“真”,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都讲究“真”。二、文言文(23分)(一)阅读《蜀道难》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西:向西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滚动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尔:你下列各组中加点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