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津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门户城市周长林孟颖摘要:2006年国务院批复了新一轮的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天津城市定位。国务院20号文对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功能定位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要求。目前,天津市委市政府正在根据新的要求对规划进一步深化完善并付诸实施。本文仅从“国际门户城市”这一角度分析天津城市的发展特征和空间结构,探讨具有天津特色的空间发展模式,作为天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理论支撑与参考。关键词:天津模式,国际门户城市,双核心,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1天津——独特的门户城市国家在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中,明确提出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这是对天津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特征的准确把握,是理解和实现国家对天津和滨海新区定位的关键。1.1门户城市的概念门户(gateway)研究起源于海港研究,海港研究学者们大多认为门户描述的是一种职能类型,而不是一种区位类型,这种职能被称为门户职能(gatewayfunction),就是城市腹地(Homeland)同国内其他地区以及通过交通运输机构与国际地区结合在一起的城市职能(Bird,1983)。国外大量研究从城市职能的角度分析城市体系的动态演变过程,其中Bird提出可以用中心地理论、门户概念(gatewayconcept)、集聚和规模经济(Agglomeration/scaleeconomics)三种理论分析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而中心性是城市的本质特征。他认为中心地理论为内生性中心性(endogenouscentrality),门户概念为外生性(exogenouscentrality),而集聚/规模经济为内在的中心性(internalcentrality)。中心地理论中的中心地职能只能解释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体系演化的一部分,要想更加系统、完整地解析一个区域城市体系的分工演进,必须要有一种更为合适的理论框架。表1:中心地与门户的比较中心地门户最初提倡者W.Christaller(1933)R.D.MeKenzie(1933)成立契机商品、服务供给地点的最少化交通、物资的中转发生原因内生的外生的活动空间城市影响范围内的区域封闭体系城市影响范围外的区域开放体系有效说明地区农业中心地区、内生发展的旧世界殖民地、工业地区、外生发展新世界附加功能集聚/规模经济结果大都市或者大都市圈资料来源:寺谷亮司,2002,17,转引自:王茂军(2009,p.29)Burghardt在1971年给出门户城市(gatewaycity)的概念,即通常是位于一个优越的自然1780条件区位,连接两个异质区域的城市住区。ShortJRetal2000年提出门户城市是各种“流”的汇集地、连接区域和世界的节点、经济体系的控制中心。门户城市通常位于一个特殊的自然条件区位,多为区域入口,或周边聚落原料的集散地、外来工业品的分配点。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腹地的进口和出口,具有内外交流的双向性特征,对内、对外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门户城市是沟通区域内外的中心城市,是中心城市的特殊类型。因此门户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比一般城市和一般中心城市要快。作为控制中心,这样的城市通常发展成为当地的首位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由“门户城市”及其腹地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2004年大伦敦空间战略,明确提出大伦敦是“世界门户城市(worldgatewaycity)”;《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把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同时广州提出建设综合型门户城市。“门户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大都市地区发展关注的热点话题。1.2“门户城市”是天津最主要的特征在世界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天津的发展情况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首先,天津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如中国的上海、重庆等,都是某个区域内的超大城市,是名符其实的经济中心城市。天津则不然,天津西北部130多公里外有首都北京。天津作为经济中心,不可能超脱于北京这个特大城市的存在。甚至长期以来,天津的经济腹地囿于有限的空间内。第二,天津也不是首都圈中的附属城市,而是综合性的特大城市。天津既不是东京南部的横滨,也不是首尔西部的仁川,横滨和仁川的综合实力远远小于东京和首尔。而天津与北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特大城市,又如此接近,其中一个又是首都,这样的情况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第三,天津甚至不是一个纯粹的海滨港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