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珍宝展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法门寺珍宝展览.doc

法门寺珍宝展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法门寺珍宝展览: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存放第四枚舍利的三重塔棺,当时被安置于地宫前室,将这套文物陈列于此,在于他们以实物形式述说了舍利进入了中国后,供养方式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已被民族化的一系列发展过程。这种类型的塔一般被称为阿育王塔,是印度低矮的土钵与中国早期的亭榭结合的产物,中间的铜浮图四方四正,是中国两汉以来高层建筑的飞跃,与其它建筑不同的是顶有为九盘轮相这是典型的唐式佛塔样式,专家认为铜浮图是唐代法门寺四级木塔的模型,因而我们所在的珍宝阁就是以此塔为模型建造的,棺椁本是中国传统的葬具,舍利进入中国后,不在是印度原有的缸式埋葬而采用中国化的棺椁存放舍利,这说明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已受到中国文化的融合,反之中国的建筑艺术发展也受到佛教的影响。中国人在舍利掩埋方式上进行了改造,而且在舍利供养方面的中国化进程更为鲜明,其最为突出的便是迎佛骨活动。这里陈列的“志文碑”叙述了唐代六次迎佛骨的历史,特别详细的叙述了咸通年间迎佛骨的盛况:唐朝时皇帝认为将佛骨迎送到长安瞻仰,可保证岁丰人安,天下太平,所以迎佛奉骨是件隆重的事情。通过碑文可知这次活动事先就准备了2年,当时从长安到法门寺200多里车马昼夜不停,茶水饮食摆在路旁,供香客随便饮用,佛骨由万人组成的仪仗队,刀杖齐全的皇家御林军护卫,长安城内张灯结彩,文武百官延街相送,盛况空前。人们的狂热程度不亚于现在的中国申奥成功及足球进入世界杯的情形。于志文碑放在一起的是《物帐碑》,从长安送奉舍利回法门寺要经过许多的手续关节,为确保皇室供物完整无损归安法门寺,随真身供养,皇室派卫队护送到寺后进行清点移交,并刻此碑,这相当于现在的帐单,它不仅为我们现在的考古发掘提供了便利,也为唐代物质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通过这块碑我们知道了许多文物真实的名称,如秘色瓷等。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吸引了不同国家的亿万信徒,它为全世界信徒描绘了一个极为魅力的西放极乐世界,这几枚由香料雕刻成的山脉,尖耸入云,以此来模拟西方极乐世界的仙境。除宗教象征意义外,地宫内放香料可杀菌防腐。这些香料包括檀香,丁香,乳香,沉香。从这么高的品位来看,应是东南亚进贡来的。如果把香料山看成是唐代的盆景,那么这枚香函应算是唐代微雕的珍品,这些实物不到两公分的佛菩萨像,眉毛、眼睛、手指、嘴唇清晰可见,姿态十分优美,樱桃小嘴上口红鲜亮。后边的力士胳膊非常强健三角肌突暴;梅花肚一如今日健美运动员,其比例适中,身材匀称,充满力量,给人以美的享受。当年的考古工作者打开地宫大吃一惊,从地宫踏步到平台,撒满了唐代历朝的铜钱这叫“金钱铺地”。特别珍贵的是在此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玳瑁纪念币“开元通宝”。这是绝代珍品只有11枚。中国古代被誉为丝绸王国,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打开地宫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金碧辉煌,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些丝绸很有规则的摆放着,有的铺在地宫地面,有的累在器物上,有的装在箱子里,层层叠叠,神神秘秘,令人不敢相信这是1113年前的唐人世界。地宫里的丝绸囊括了唐代丝绸的所有种类,仅绢就有76种组织结构不同的种类,特别是织金锦的发现使得这种工艺和考古年代提前了300多年。这五件蹙金绣文物历经前年,依旧流光溢彩,是目前保存唐代规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丝绸蹙金绣是一种工艺,在丝线上绕金线织成服饰,捻金线最细直径0。16毫米,每米3000转,今天手工拉丝最细直径0。2毫米,远达不到当年的水平。这里呈现的瓷器叫秘色瓷,是当年越窑(浙江)专为宫廷烧造的,庶民百姓不得缄用的专用瓷器。因工艺复杂,制作难度高,配方秘而不宣,故称秘色瓷。它颜色呈湖蓝青色,显得典雅高贵。过去历史学家在古书上看到秘色瓷这个词,却没有见到过实物,法门寺地宫的发掘,结合《物帐碑》清楚的记载使得人们知道了这就是真正的秘色瓷,现世界仅发现这使几件而已。这件五瓣葵口高圈足秘色瓷碗,被定为国宝级文物,高圈足与碗壁比例恰倒好处,给人舒适之感。光薄的唇舌,向外翻卷,如一朵荷叶,俯视碗内总觉得有一汪擦不干的清水。玻璃器:中国古代陶瓷与青铜器制造业很发达,而疏忽了玻璃的生产。玻璃的生产一直是我国的弱项,这些地宫出土的玻璃器是阿拉伯皇帝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唐懿宗为表示虔诚之心将这些当时视为国宝的玻璃器送入法门寺供养了舍利。这20件玻璃中,没有两件物器的文饰是完全一致,这表明当年在供奉入寺时,玻璃器经过了认真的筛选。玻璃器上的刻花反映了典型的依斯兰风格,这些玻璃器属于依斯兰早期玻璃制品,它反映了当时玻璃制造的最高水平,不仅在我国罕见,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见的,所以其中九件被定为国家级文物。值得注意的是这副茶杯茶盏可是唐代人自己所生产的,它的工艺造型明显沿袭了中国传统青铜工艺的浇铸法,反映了唐代人玻璃制造业在努力学习外国的同时还继承了本国的传统。达到了当时中国玻璃生产的最高成就,也表明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