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期末复习计划篇1一、复习要求1.抓好40分钟,强调复习课质量。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低年级的复习课容易被烦琐的听写默字所取代,让孩子产生厌倦无聊的情绪。低年级的复习课应该紧扣字、词、句展开,设计丰富多样、富有童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课的质量。2.把好练习关,提高复习的效率。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自主复习的能力,教师常常以不同类型的大量练习让学生操作,一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来练习多了,易造成批改的疏漏。我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出发点是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减轻学生的抄写负担,而且较有针对性。根据班级复习计划设计相应的复习内容,复习形式,力求复习课不单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定好时间表,协调复习的进度。1月4日~1月13日单元复习1月14日~1月17日综合复习,完成综合卷二、复习重点1.要让学生准确认读500个生字,其中400个汉字只识不写,掌握100个要求书写的汉字。2.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3.用学过的词语说句通顺的话。4.熟记各个单元练习中的成语和本册书中出现的古诗。三、复习难点1.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2.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四、复习类型一、汉语拼音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二、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500个生字。2.复习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3.复习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复习本册要求的反义词、近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4.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00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三、词语句子用学过的生字组词;会用词语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初步地建立句的概念。四、阅读1.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2.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期末复习计划篇2一天的月考已匆匆过去,考前的紧张以变为考后的急切等待,等待分数,但又怕等出分数,说实话,我对自己这次的考试的发挥不太满意,现在我心里已有数了,考得不好,但我也很感谢这次月考,因为它告诉了我现在状况的学习状态如何,真实水平如何,让我清醒得知道自己还真不行,不过,既然一直自己的弱点,就要努力拼搏博了。虽然月考是结束了,但期末考试还未来到,中考也近到眼前,如果说要没日没夜的复习,早晨4点起,晚上11点睡,对我来说太不现实了,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总之,我不会浪费时间,不会再贪玩,也不会抄作业,我会独立思考,认真复习,上课不走神,下课自习完成作业,这些我一定会做到,因为,在我的身上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既然我不能阻止中考的到来,那我就敞开胸怀迎接它的降临。我认为,畏惧它不如勇敢的战胜自己,考出理想的成绩。中考,你来吧,我一定会考上一中公费,给自己及爱我的父母,老师一个满意的答复。期末复习计划篇3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为了更好的复习迎考,外语组全体教师通过讨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考试的各个题型,特制定期末复习指导计划如下:一、考试的第一个题型是听力题。我们每周力争做到有三次听力专项训练,要有质量,有效率。指导学生在听时,要排除外界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将整个身心投入到解题中,要充满自信和勇气,如做一道题后仍在回想刚才所听的对话,考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势必贻误更多机会,造成后面的题目无法听懂。其次,要想听得懂,必须自己读的准,在记单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注意语调、连读、重读、弱读。二、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是通过设计特定的语言情景,在考查语法、词汇和习语知识的同时,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初步运用能力的常规题型。指导学生在做此题时,用以下几条思路:A。读出暗示的语言信息,抓住关键词句。B利用排除法,各个击破。C认真推敲,在比较中选出正确答案。D结合语法知识,注意句子结构。E分析句子,排除思维定式。F注意英语习惯表达,排除母语干扰。此外,要求学生建立一个错题集,也就是记录错题的本子,积极总结,考试前看看容易错的题,提高自己做题的正确率。三、完型填空题。有以下几个解题步骤指导学生做此类题型:首先要重视首句,把握开篇。其次要速读全文,掌握大意。如速读一遍后仍抓不住中心,再读一遍,直到明白大意,掌握梗概,总体把握全文内容、结构、时态、语态变化、情节的展开、结果的形成,然后再答题。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