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求源,剖析疑点-试从经典的角度解读厥阴病.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溯本求源,剖析疑点-试从经典的角度解读厥阴病.pdf

溯本求源,剖析疑点-试从经典的角度解读厥阴病.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溯本求源,剖析疑点-试从经典的角度解读厥阴病尹苏平;莫晓文;何文星;邓宏【摘要】《伤寒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可谓是学习中医的必读著作.《伤寒论》中包含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篇章,通过学习历代文献可知,对于《伤寒论》前五篇章的认识大多比较相似,而对其中的厥阴篇,历代医家的认识分歧较多,难以达成共识,至今大多存疑,被称为"千古疑案".本文是笔者通过重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对厥阴病进行梳理并对其本质进行探讨,以供同道参详斧正.【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23【总页数】3页(P4430-4432)【关键词】厥阴病;经典;本质【作者】尹苏平;莫晓文;何文星;邓宏【作者单位】英德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英德,513000;英德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英德,513000;英德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英德,513000;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对于《伤寒论》中厥阴篇的理解,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众说纷纭,观点难以统一,指导临床更是参差不齐。实际上,厥阴篇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极大,厥阴篇56条条文中,提及死证占9条,余多提及了“厥证、呕吐证、下利证、哕逆证”等杂重症[1],对其病势的判断与把握、临床的救治及预后均有详细的记录。故对《伤寒论》厥阴篇的再进一步学习、理解及挖掘,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历代医家对厥阴篇的理解,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1厥阴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不少医家认为,厥阴病的本质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其中《医宗金鉴》解读厥阴篇提纲中就指出:“此条总论言厥阴为病之大纲。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也。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1]”。《经方传真》亦认同此观点,认为“厥阴病与少阳病病病位皆属于半表半里,治疗都需和解为本,但病在半表半里,邪无直接出路,很易出现寒热错杂症情,尤其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还会出现寒饮化热证,表现为寒热错杂症情[2]”。实际上,不乏医家赞同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观点,乃至目前《伤寒论》的各种教材均主张厥阴病的病机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1.2厥阴主寒说但亦有医家认为厥阴的实质为寒,如清.程郊倩指出:“厥阴者,两阴交尽,阴之极也。极则逆,逆固厥”。张卿子认同其观点,认为“《素问》阴证三条,皆指传邪,故云已满三日者,可下而已。仲景三阴首条,皆言病气,所谓伤寒本自寒下也。太阴、少阴易明,唯厥阴条种种似热,故成氏注为热已深。不知太阳篇中,微热消渴者,五苓散则桂术也[3]”,在《伤寒论》中厥阴篇排在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篇章之后,提及死证、危重症于全文最多,提示了厥阴病就是疾病发展的最后转归,阴证、虚证、寒证最多,且《内经》中提出“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这似乎为厥阴主寒的观点找到了理论的根据。1.3厥阴主热说亦有医家认为厥阴主热,如清.尤在泾指出“伤寒之病,邪愈深者,其热愈甚。厥阴为阴之尽,而风木之气,又足以生阳火而铄阴津,津虚火实,脏燥无液,无救于水,则为消渴[4]”。柯琴赞同此观点,其著作更明确指出:“太阴厥阴皆以里证为提纲,太阴主寒,厥阴主热[5]”。《内经》中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见也”,厥阴不从标本,从中化,可知厥阴从少阳火化,木生火之理。这似乎为厥阴主热找到了立论的依据。通过学习历代著作可以发现,历代医家对于厥阴病的解读存在较大的分歧,甚至观点相反,这使得后学者学习厥阴病存在较大的困难,临床上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故笔者认为有必要溯本求源,回归中医经典重新解读、理解、挖掘厥阴病的实质内涵及其理论价值。2.1从易经的角度来认识《易经》是“群经之冠”,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其中,易理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易经》有助于认识厥阴病之本质。2.1.1厥阴经经气特点《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病,悉本《内经》气才分阴阳学说。按太极“含三为一”的方法,把天、地、人三才与阴阳之气结合而形成三阴三阳。也就是在阴阳这两字的基础上加太、少、明、厥四个系辞,则构成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根据阴阳之气化分多少,形成了三阴三阳的生理特点。太阳是指阳气盛的阶段,太阴是指阴气盛的阶段,少阳是指阳气少的阶段,少阴是指阴气少的阶段。而阳明是指阳气极盛的阶段,作为太阳和少阳划分界限的转折点,代表阳气极盛。而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