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docx
上传人:梦影****主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docx

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一1、这种比赛不管对方是伤是死,只要是赢方,就是英雄。2、世间法如现在所办理的学校教育,聘请老师来教授生活上的学识技能及培养人们知恩知礼的常识,但现在的社会,有很多老师在教育孩子时都会教他们要有爱心,要孝顺父母,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占为已有……这些道理他都会说,可是却不一定能以身作则。所以社会教育会有偏差,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因为教人者无法教育自己。3、有一次,佛陀为了让听经的人都看得到他,所以坐在石头上,而弟子们全部席地而坐。佛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等到讲完经要站起来时,因为腰背疼痛难当,竟然无法站立,只好又坐了下来!从他脸上的表情,弟子们可以体会到那分疼痛。4、有些人会感觉自己好像运气特别差,做事时常遇到许多障碍,其实这些障碍都是自找的——一个人如果在过去生中曾造口业,今世所听的杂音就会很多;在今生如果不小心说了不好听的话,也会惹来很多的是非。5、舍利弗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他不因看佛露出笑容就放下心来,他知道佛陀的笑容只是在安慰弟子,其实他的腰背还是疼痛不堪的。舍利弗因此问佛陀说:佛陀啊!您是大觉者,您应该具有超越一切苦痛的能力,为什么还会受这种身痛的业呢?6、以我个人来说,我对别人没有完全了解之前,绝对不会轻易去赞叹他,因为如果不分好坏随意赞叹,那等于是自己迷惑了,而且也不够诚恳。自己迷惑还去诱导别人跟着迷惑,那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反之,我也绝对不去说对方不好,要知道话一出口,若是说错了,则无论怎么弥补.怎么修饰,也不一定能挽回自己造的口业。所以经文说:宁以铁钩,拔出其舌,长有由旬,铁犁耕之,血流成河,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7、宁以铁网周匝缠身,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即使全身被铁丝网网住,刺痛不已,经过百千劫的时间,也不敢违背佛陀的教育。这意思也就是:不管环境多恶劣,也心甘情愿孝顺父母,绝对不敢有一丝丝违背佛陀的教育。8、如来的教育是这么超然,我们应该拳拳服膺,除了报师长之恩外,还要报三宝恩,如果没有三宝引导,我们的心就无法解脱,只不过在社会上学到功利竞争,无法启发我们的良知,真正发挥良能,所以我们还要报三宝恩。9、这个故事就是博士买驴,三纸无驴。这位卖主心想,为什么纸上不写简单些——就写某年某月某日,你付多少钱,买我的一头驴子就可以了。10、佛弟子真正要报父母恩而行大孝,就必须从奉持如来的教法开始,如来的教法不只是报父母恩,也要报四重恩——除了对我们有生育.养育.教育.关心.爱护的父母恩外,还有众生恩.师长恩.三宝恩,合称四重恩。11、希望大家以《父母恩重难报经》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教法,如此就能人圆.事圆.理也圆,皆大欢喜!12、其实修行并不困难,难的是不肯痛下决心戒除习气,以为今天错了,明天不要错就好,明天犯错了,后天不犯就好……日复一日,永远还有犯错的时候,所以凡夫永远都没办法成圣成贤。13、学佛的人要修正语业,所谓正语,也就是要说真正的话.实在的话.诚恳的话。假如有人要我们帮他说些不实在的话,我们宁可口含铁丸,也不说一句不实之语,意思也就是宁可受苦,也不去造业。14、佛陀说完这件事时向弟子说明:那位婆罗门就是我,刹帝利也就是提婆达多。我过去生因一时的无明,对提婆达多下毒手,所以无量劫以来,不管我到哪里,提婆达多的怨气总是跟随着我,如影随形般到处都有他报复我的业障。15、这也是立誓啊!16、另外的一种教育是出世的教育,佛法的教育是出世法,我们要实行出世精神,必定要打好入世的基础——行为光明正大就是基础。人如果都做不好了,要成佛做菩萨,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如同我们要入学一样,初中基础没打好,考高中就很困难;念高中时如果不用功,上大学则比登天还难。既然大学考不上,要想当博士.教授就更不可能了。17、佛陀对阿难说:既然你们要知道这部经的名字,那我就把它命名为《父母恩重难报经》,此后你们一听到这部经的名字,就要好好奉持,而且要很恭敬地依照这部经的方法去实行孝道。你们要感念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以及父亲用心教养我们的恩德,以后听到这部经的名字,就要懂得知恩报恩。18、我们学佛,一定要学到不贰过,凡夫犯错是难免的,因为我们已经把所有的烦恼布满心地。19、总而言之,必须时时照顾好我们心地的种子。心地的杂草不要让它长出来;要避免心地长杂草,就必须去掉烦恼,烦恼的种子如果拔除了,自然心地就是一片清净油绿,如此才是真正不违如来圣教。20、当时,舍利弗坐在最前面,他赶紧上前扶持佛陀站起来,佛陀脸上露出了安慰的微笑,意思也就是告诉弟子:没事了,不要担心。21、有时候随意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