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制取氧气》自评稿吴忠四中丁少琴通过前面说课与做课,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成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并且从中感悟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下面就本节课的得失进行以下评述:本课题教学让学生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融为一体,使许多原来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的工作变成由学生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如:通过回忆氧气的用途,联想如何制得氧气,猜想氧气的制法;再通过阅读、讨论、交流,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反应特点等探究活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题教学还根据新课标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如:催化剂概念和作用的认识,分解反应概念和特点的得出。一部分在实验前引导学生思考,获取正确信息,一部分留给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后,反思得出正确结论。此教学设计在如何活用教科书而不拘泥于教科书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如为说明二氧化锰只是过氧化氢反应的催化剂,在教科书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添加将实验2-6做成对比实验,用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过氧化氢和少量二氧化锰。等反应完毕后,分别一个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一个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那个又有氧气放出。从而使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结论更具说服力。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实验准备充分,巧妙运用,每次实验都是一次性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试到成功。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充分互动了起来,坚持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三主原则。板书设计合理,框架清晰,教学亲切、自然、声音宏亮。本课题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自主活动充分,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学到了技能,与新课改精神不谋而合。本课题的另一个亮点是最后的“根据上面所学分组猜想探究火柴头和火柴盒两侧物质是什么”的“拓展探究”。使学生在体验并知道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的同时增强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学会发现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然,本课也略有不足,教师的“讲”还略有偏重,还可继续放“权”,大胆让学生去闯。由于诸多缘由,很多实验本来设计让学生来完成的,结果没有实现。另外,在实验中如做以下调整,也许效果更好。就是在将实验2-6做成对比实验中,注意一下加入的顺序。即用两个试管分别一个先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一个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然后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在二氧化锰缓缓加入少量过氧化氢。等反应完毕后,提出问题:如果我还想让他们继续放出氧气,是该继续加入过氧化氢还是二氧化锰?然后再由学生探究实验,分析现象。这样既可以更加轻松的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又让学生观察到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加入顺序的不同产生的不同现象。为后面习题的处理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