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上传人:18****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历史高考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洲、非洲和欧洲,广受欢迎。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营手工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B.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艺水平C.多种经营形态一直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特征D.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手工业中出现答案:B解析:A项,民营手工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夏商周时期,故A项错误;B项,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直接经营,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因此,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艺水平,故B项正确;C项,在中国古代,多种经营形态的手工业一直存在,但“一直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特征”这一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D项,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江南地区的纺织业中,但并非最早在手工业中出现,且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D项错误。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互征战,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下列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战争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B.战争加速了统一进程C.战争有利于民族交融D.战争使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选项A,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地进行战争,这些战争往往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如人员伤亡、经济破坏等,因此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虽然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加速了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后来的统一进程奠定了基础,因此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C,在战争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得到了加强,这有利于民族的交融和发展,因此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D,周天子在春秋时期已经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其地位已经大大降低,不再是“天下共主”,而是逐渐沦为诸侯国之间的一个普通成员。因此,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D项。3、北宋时期,商人往往将铜钱藏于家中,而将铁钱用于交易。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禁止铜钱流通B.铁钱价值高于铜钱C.铜钱价值低于铁钱D.铁钱数量多于铜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北宋时期的货币制度及其影响。选项A,北宋时期并未明确禁止铜钱流通,且铜钱在当时的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A项错误。选项B,铁钱的价值实际上远低于铜钱。在金属货币体系中,由于铜的稀有性和耐腐蚀性,铜钱的价值通常高于铁钱。因此,B项错误。选项C,北宋时期,由于铜钱的价值较高,商人往往选择将其储存起来以保值或进行更大额度的交易,而将价值较低的铁钱用于日常小额交易。这反映了铜钱价值高于铁钱,而不是低于铁钱。因此,C项正确。选项D,虽然铁钱在北宋时期确实有一定的铸造和流通量,但题目中并未提及铁钱数量与铜钱数量的直接对比,且数量多少并非导致商人选择使用铁钱进行交易的主要原因。因此,D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4、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府允许民众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并允许他们开设店铺,经营商业。这一时期应是()A.春秋战国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选项A,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商业有所发展,但土地制度以井田制为主,土地主要掌握在贵族手中,农民很少有出租土地的权利,且商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因此A项错误。选项B,汉朝时期,虽然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政府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活动进行了诸多限制,且土地制度方面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出租现象,因此B项错误。选项C,唐朝时期,虽然经济繁荣,商业发达,但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活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且土地制度方面并未明确允许民众大规模出租土地,因此C项错误。选项D,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商业活动空前繁荣。同时,土地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政府允许民众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这些现象与题目中的描述相符,因此D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5、《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丞、尉以讥(通‘稽’)奸。”这反映了秦朝A.推行行省制度B.创立科举制度C.实行郡县制度D.确立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材料“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丞、尉以讥(通‘稽’)奸”介绍了秦朝实行郡县制,在地方设置郡县两级行政单位,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创立于元朝,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故B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