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传统节日1第一篇:中国传统节日1免费中国传统节日--教案1类型:初三教案加入时间:2007年2月24日20:46课堂学生管理利器(中小学学生学习跟踪软件)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初中朗读音频大全高中朗读音频大全免费下载新华字典中国传统节日一、春节1、时间:农历正月初一2、简介: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3、习俗:①扫尘,②贴春联,③贴窗花和倒贴“福”字,④年画⑤守岁⑥爆竹⑦拜年4、春节的诗歌: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二、元宵节1、元宵节简介元宵节(中国情人节):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民间的传统,寓意着团圆、吉祥如意。2、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①关于灯的传说,②东方朔与元宵姑娘。3、元宵节习俗①吃元宵,②观灯,③猜灯谜,④舞狮子,⑤踩高跷。4、元宵节诗词选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三、清明节1、清明节简介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2、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①关于寒食.3、清明节习俗①扫墓,②荡秋千,③蹴鞠,④踏青,⑤植树,⑥放风筝,⑦插柳,⑧戴柳4、清明诗句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5、清明对联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四、端午节1、端午节简介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传说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天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2、端午节的由来①纪念屈原说;②纪念伍子胥说;③纪念曹娥说;④起于三代夏至节说;⑤恶月恶日驱避说,⑥吴月民族图腾祭说。3、端午节的习俗①赛龙舟,②端午食粽,③佩香囊,④悬艾叶菖蒲,⑤饮雄黄酒。4、端午节诗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五、七夕节1、七夕节的简介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2、七夕的由来与传说①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3、乞巧七夕的习俗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4、七夕节的诗词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七夕”又称“女儿节”。七月七日几乎全是女子的活动。这首唐代七律描绘了七夕晚上的风习:全家聚宴,女子默默祈祷找个如意郎君。然后排成行,一位一位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