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体育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doc

体育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育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引发学生体育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体育后进生在体育课堂中是弱势群体,但又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因此,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必须加强对“后进生”的教学研究。一、对体育“后进生”的再认识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质差、缺乏体育热情和兴趣、意志薄弱、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后进生”是一种性质上的评价,而学生能力的大小、成绩高低、素质强弱等只是量的变化,这种客观上存在的差异性,正是因材施教所必须遵循的根据。区别体育“后进生”的目的是便于体育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二、体育“后进生”产生的原因1.家庭影响很多家长不太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使校园里出现了很多“肥胖型”“豆芽型”的学生。此外,有的家长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把体育和文化对立起来,孩子参加游戏活动和体育运动时常遭到呵斥,致使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书呆子。2.学生自身的体育观身体虚弱或者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在体育课中总是落后于他人,或者在体育课堂中怕别人笑话,于是体育课便成了他们的“噩梦”,对体育课毫无兴趣。3.现行体育教学形式的制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没有说服力。教师上课形式呆板,强制性要求学生练习难度大或者危险性动作,场地器材的陈旧、缺乏安全感等,都将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三、体育课“后进生”群体的教学上体育课容易,但是上好一节体育课难,转化“后进生”群体的教学更难。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逐步转化体育“后进生”。1.对症下药,根据“差”的原因进行教学(1)针对“书呆子”型的“后进生”群体:一般这类学生思维敏捷,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发挥其特长,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潜在意识,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2)针对心理素质或者运动能力较差的群体:这类学生觉得技不如人,不想在大家面前出“丑”。针对这种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降低练习难度,多给予保护和帮助,用积极语言鼓励学生,并帮助他们重塑信心。(3)针对具有逆反心理的“后进生”群体:这类学生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使他们信服;其次要用情感来感化他们,使学生产生崇敬之情;此外还要因势利导,把握好教、学、练的时机和时间。2.根据“后进生”群体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在组织形式上,根据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组,分别按学习认真且成绩较好者、存在不良行为者、学习意志品质欠佳者把学生分成a、b、c三组;在教学内容上,对不同层次教学组,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学组,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体育分层教学的重点。3.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推行成功感的教学成功感的体育教学是指教师采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运动潜能,通过帮助学生成功,让学生尝试成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和毅力。4.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对“后进生”群体的成绩考核与评价,既要考虑能反映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水平,又要考虑“后进生”能够达到的教学基础要求。此外,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考核与自我评价,同时进行“后进生”群体对“后进生”个体的评价、教师对“后进生”群体的考核评价。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发现产生后进生的原因,找到突破点;教师之间共同努力,多角度、多层次地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后进生的健康转化、全面进步。参考文献:[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