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doc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C2.B3.D4.A5.D6.D7.D8.A9.D10.A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ABC2.BCE3.ABCD4.ABCDE5.ABCDE6.ABCD7.BCE8.BCE9.ABDE10.ABCD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小题,每题一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材料分析题(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如何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很难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只能指出它的最主要的几项功能。第一,科学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依靠科学,可以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传统、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传统、新习惯,起到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解放思想、追求真理的作用。第二,科学具有变革生活方式的功能。人类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变革,都是伴随着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而发生的。第三,科学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人们利用科学去认识和管理社会,有利于社会生活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第四,科学具有改变社会关系的功能。它既可以引起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制度的局部变化,也可以导致社会革命,从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第五,科学具有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它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物化为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提高其质量和利用率,提高生产的管理水平等。2、说明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掌握以下一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第一,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上的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对杰出人物作阶级分析。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因此必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析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极其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一旦形成以后,就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意味着两者的发展完全一致。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意识的发展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可能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但经济发达,社会意识不一定具有先进性,经济落后,社会意识未必落后。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是对这一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具有时代性;同时它又继承了历史上的文化传统,故它又具有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发展过程中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