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采血优缺点比较.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动物采血优缺点比较.pdf

动物采血优缺点比较.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页:实验动物采血方法的收集及优缺点的比较实验动物:家兔动物特点:温顺,易饲养采血部位:耳沿静脉采血左手固定兔,并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右手持注射器,在兔耳血管采血方法:的末端,沿着与血管平行的向心方向刺入血管,即可见血液流入针管,注意固定好针头。采血结束后,拔出注射器,用棉球压迫止血2~3min。优点可以反复采血,省事方便耳静脉采血量少,针头刺人时,血管滑动不易固定,在寒冬或家兔处于安静状态时,血液回流缓慢,血管扩张不充分,进针缺点点难确定。在采血过程中,兔一旦挣扎针头易滑出血管,引起皮下大量癖血,看不清楚位置,继续采血很困难,采血部位:心脏取血将家兔做仰卧有助手固定,术者在家兔左前肢腋下处剪毛及消毒。在胸采血方法:部心脏跳动最明显处,用一寸长的12好针头直刺心脏,感到以针头跳动或有血液内流动时。即可抽血。一次可采血15-20ml抽血快,血液不易凝集,心区面积大,进针准确性较高,易一优点针见血,且采血量能满足大量试验需要缺点但心脏损伤较大,难以迅速愈合,不利于短期连续采血。采血部位:颈静脉采血将兔麻醉后,仰卧在固定台上固定,剪去一侧颈部被毛,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皮肤,手术刀轻轻划破皮肤,钝性分离静采血方法:脉,颈静脉暴露后,用注射器针头沿血管平行的远心方向刺入,采血结束后,拔出注射器,缝合切口。优点颈静脉采血是家兔频繁取血的唯一途径缺点家兔存活率较低需要做好工作抗感染实验动物:实验鼠(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动物特点:易于大量繁殖,且廉价采血部位:断头取血实验者带上棉手套,用左手抓紧鼠颈部位,右手持剪刀,从鼠颈部剪掉梳头迅速将鼠颈段向下,对准备有抗凝剂的试管,收采血方法:集从颈部流出的血液。小鼠可取血0.8~1.2ml,大鼠可取血5~10ml优点一次性取血量较大缺点不能进行反复取血采血部位:剪尾取血采血前用50℃左右温水浸泡尾部约2min,血管充血后,棉球消采血方法:毒、擦干鼠尾,用消毒手术剪剪去尾尖5~10mm,然后从尾根部向尾尖按摩,血自尾尖流出。优点本方法采血方便,采血后恢复较快血样质量较差,为动静脉混合血,且混有组织液,适用范围较缺点小采血部位:腹主动脉采血大鼠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在大鼠手术台上,背部放置一粗试管以充分暴露腹主动脉,常规消毒后用手术剪刀沿腹正中线采血方法:剪开腹腔。术者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斜面朝下,入针角度约25°~30°,朝向心端方向刺入,深度以5mm左右为宜,抽吸血液即可可以反复采取多血管的血样进行不同项目的测试,去血量大、优点不易溶血,血液质量较好,适用于多项目检测,且不损伤器官有利于病理组织学的研究操作比较复杂,由于该方法造成的出血速度快,易造成输血型缺点的心脏停跳,因此要注意掌握适宜的麻醉程度,防治心跳骤停!同时也要注意大鼠躁动本方法针对大鼠和豚鼠,若在采血过程中要多次采血,就不易备注:拔出针头。采血部位:心脏采血从胸部正中剪开皮肤2.0~2.5cm。暴露肋骨和肌肉。左手拇指和食指从胸廓两则挤压,以确定心脏的位置,此时可触摸到心尖的搏动。然后拇指松开,右手持注射器(7号针头),在胸骨左侧(对操作者来说是右侧),离胸骨0.5cm的第三肋和第四肋之间进针,并使针头与肋骨侧成90°左右的夹角。进针的深度为采血方法:2cm左右(根据动物大小而定)。进针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心脏博动的位置,使之固定,进针要快。若针头进入心室,由于压力的原因血液会自动进入针管,抽起来很容易。若进针过深,就一边回退一边抽。若进针过浅,可感觉到针头随心脏的博动而摇动,这时可再进深一些。优点采血量大,样本质量可靠。不能保证完全是动脉血,因进针的方向或操作问题亦可采出静脉血。另外,应用本采血方法后,有部分大鼠可造成死亡,因缺点此不适合对动静脉血有严格要求的实验研究,亦不适用于试验中间过程的采样。采血部位:眼眶采血大鼠固定在实验台边缘,左手抓紧大鼠颈部皮肤固定头部,并轻轻向下压迫颈两侧,使眼球充血。用事先准备好的10号金属采血方法:针头顶端(针尖斜面朝内)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血液便会连续不断地滴入采血管。用此法大约可取3~5mL血液。取血完毕,立刻用脱脂棉压迫止血。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法方法简单,便于掌握。血流较快,采血量优点多,能在较短时间内采到3~5mL血。伤口较小,愈合较快。成功率高,死亡率低。不能避免组织液的混入,对于血样要求较高的研究应谨慎使用缺点。另外,多次使用易引起大鼠的感染。对后续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参考文献:1.李晓晶刘瑾,实验动物采血优缺点比较,《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