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学基础》组织好得到的信息学会阅读参考书目2.LeslieP.Stffe&JerryGale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小威廉姆丰富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预祝大家学习愉快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绪论)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三章教育目的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六章课程第七章课堂教学第八章教育第九章教育法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绪论)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学”在甲骨文中常见的写法是,金文的写法是。意思是孩子在一所房间里学习有关的知识。教育家解释什么是教育分析从社会视角定义教育从个人视角定义教育教育的定义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的异同二、教育的要素三、教育的形态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独立三、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二、教育功能的类型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一、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三、教育目的的功能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一)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三)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小结:教育目的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2.适应与超越问题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问题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四、教育目的的实现的策略美国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美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2061计划1996年克林顿提出教育目标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一、教师职业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三、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第二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二、学生的地位三、学生的发展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二、师生关系的类型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重点.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八个方面3.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4.对教师职业角色的基本认识要点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含义二、课程理论流派第二节课程的组织一、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三、课程类型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1.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2.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3.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1.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2.科技革命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3.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1.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2.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3.文化多元化与课程变革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3.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三、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第一,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味。第二,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第三,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第四,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